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11期

社论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形成风清气正政治生态重要论述摘录

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

“零容忍”铸就反腐败压倒性态势

兑现党内监督无禁区的庄严承诺

学有所悟

没有健康严肃的政治生活,就不会有良好的政治生态

选对人用好人、好中选优必须严把政治关廉洁关

守纪律首先要严守政治纪律

学习体会

以换届为契机 疏浚干部源头净化政治生态

把好政治关廉洁关 严防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专题  严明换届纪律 净化政治生态

严明换届纪律 净化政治生态 

把党中央赋予的政治责任担当起来

政治关不过,余关莫论

“全面体检”严把关

对违反换届纪律行为坚决说“不”

辽宁:打赢正风肃纪攻坚战

吕梁:以换届为契机净化政治生态

南充:架起换届纪律“高压线”

● 书记说纪 ●

找准职责定位,把好换届纪律关

● 特写 ●

冯委员的“婆婆嘴”

发现人选有举报反映之后

资料:“数说”严明换届纪律

《工作规则》解读

加强对纪检干部的监督管理有哪些实招

半月杂谈

不等不靠,说到做到

燕阁观察

端午节前通报释放啥信号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不让“能力不行”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严查诬告也是净化政治生态

“选择性腐败”不过是“掩耳盗铃”

让“羡腐”的亚文化没有市场

实践探索

广西作风建设名片越擦越亮

基层正风反腐

透视扶贫领域“蝇贪”常见的六种表现

虚报冒领难逃法纪惩处

“四风”监督哨

借道旅游已是错 试图掩盖更不该

监管权力做人情 处分期内再踩线

释疑答问

对违法犯罪党员给予纪律处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广角

监督执纪助力脱贫攻坚

严明换届纪律 净化政治生态

关键词解

追逃故事

重压之下,他选择回国自首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古语今悟 ●“学思践悟”小议

楹联中的家风居室以勤俭为本 力田与孝弟同科

说文解字 ● “官”:各守其事 尽职尽责

家训品读 ● 陈龙正治家:重蒙养 善自治

历史回放

红色家风徐特立家风: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着想

清风文萃

我的家风故事“刻板”父亲对我的影响

 
锐评
首页
1

  巡视工作条例‘再升级’,释放出党中央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强烈信号。

  ——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这是2015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施行后,对巡视工作条例进行的再修改。新华社评论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利剑”作用成效明显,充分发挥了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进一步发挥标本兼治作用。

  “试点是重要改革任务,需要在爬坡过坎中不断向前。”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各地各部门深化改革、推进改革注入了强大思想力。《人民日报》评论称,加强改革试点正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改革创新与依法行政的有机结合,是改革重要的实践论和方法论。

  “心怀爱国之情,笃行报国之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新华社评论称,见贤思齐,贵在行动。让我们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伟大事业、伟大奋斗之中。

  “选任‘狮子型’干部,就是选择了让改革掷地有声。”

  ——日前,湖北武汉开展了选拔干部的大调研,意在发现和了解忠诚干净、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敢打敢拼、敢于担当的“狮子型”干部,选拔使用到攻坚克难的局级岗位上。人民网评论称,领导干部是一支队伍战斗力的关键性因素,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选任“狮子型”干部,就是选任改革实干家和行动派。

  谨防“正在处理”变成“新衙门作风”

  ——在一些政务网站,“正在处理”的回复更像是一种模式化的说辞和拖延,强调的是“正在”,而非“处理”。媒体评论称,政府部门长期的“正在处理”,只会不断消耗公众预期,最终让政府公信力受到损害。效率高起来,让“正在处理”变成“已经处理”或告知完成时限,应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改进作风、真抓实干的迫切任务。

  “装儿子”的背后是利益作祟

  ——在近日的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一名年轻干部为了避免“露馅儿”,主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以此蒙混过关。《中国青年报》评论称,问题的根源在于脱贫背后的考核和升迁利益。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不要说让一些忠诚担当不够坚定的官员扮演一回“假儿子”了,就算让他们彻底抛弃诚信与尊严都有可能。

  有形的“陷阱”易躲,人情的“围猎”要防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正风反腐深入推进,党员干部对小恩小惠、吃请送礼,多数人都能识别并抵制。但总有一些人不断运用“感情牌”迂回“围猎”领导干部。《人民日报》评论称,揭开温情的面纱,真相往往是丑陋的。对方看中的,说白了是你手中的权力。唯有时常保持警觉,才能做到“刀枪不入”,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责任状满天飞,浮夸风就会满地刮。”

  ——据报道,基层责任状泛滥成灾,某乡镇一年就签了33份责任状。求是网评论称,层层传导压力,不是上级给下级上了“紧箍”就万事大吉。无法兑现的军令状沦为形式主义,下面的虚报浮夸自然就会“不得不为”、应运而生。唯有责任有了科学定位,落实才能科学归位。

  官员“绰号”,往往也是腐败信号

  ——据报道,北京门头沟原区长王洪钟的案件警示录中提到,他大搞拆迁和“政绩工程”,被称“王指倒”,类似的官员绰号在查处的贪官身上并不鲜见,如“拆迁大佐”(沈培平)、“六百帝”(万庆良)、“武爷”(武长顺)等。《新京报》评论称,绰号是群众对官员形象的一种画像,通过这些带着戏谑色彩的绰号,往往能“窥斑见豹”,进而顺藤摸瓜,查明就里,惩腐肃贪。

  “‘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最伟大的计划。”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落幕后,国外政要和专家学者纷纷点赞论坛成果。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了中国在全球开放中的重要性,他表示“不抓住俄中合作的机会就是罪过”。美国学者威廉·琼斯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最伟大的计划,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