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刻板”的父亲,曾一度让我觉得他过于不近人情。记得读小学时,一天父亲看到我的书包里有许多零食,细问之下,我才道出原委,班级同学让我把家庭作业借他抄,特意买了零食“回报”我。父亲听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道:“你的好心行为只会助长同学的懒惰,将来他不学无术一定怪你,即使是同学相求,也不行,得拒绝。”
父亲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一年难得回来几次,父女间的关系本就有点疏远,不想他一回来就说教,因此当时我对他的苦口婆心并不领情,认为他老古董还爱小题大做。
读中学后的一个暑假,我到父亲工作的地方,再一次目睹了他“刻板”的样子。当时,我父亲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父亲是公司的大股东。有一天,远房表舅带着辍学多年又没什么特长的表哥阿方来到父亲办公室,一阵家长里短后,表舅向父亲表明来意,想让阿方进父亲的公司上班。
原以为父亲会马上应允,没想到他却让阿方按照程序到人事部门填表格面试。
“正常招收肯定不行,你是阿方姑父,又是公司大股东,只要你一声招呼,就能让孩子有碗饭吃。”表舅几近低声下气。“这不行!”父亲正色道,“公司招员工有规章制度,如果我破坏规矩,过几天其他股东就会带他们的亲戚来上班,这对其他正常招收进来的员工不公平。”
看着表舅带着阿方气呼呼地离开,我虽觉得父亲有些“刻板”,但父亲坚持原则的形象从此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回想之前的事,对他所说的“得拒绝”这样的话多了一份印象与理解。
多年之后,这样的话重新在我的耳畔响起——那是我考录公务员的第一天,父亲叮嘱我:“在工作岗位上,切记不能吃的饭不吃,不能要的东西不要,要善于拒绝别人,不当‘老好人’。”
当时我在乡镇负责财务出纳工作,凡事讲原则、守规矩。报销时,我坚持“论先后,不插队”,因为拒绝了不少跟我打招呼拉情分想插队的人,他们都说我“不够意思”。
一日,有个老干部来到我办公室,二话不说就一手将一大沓发票凭证放我桌面,一手偷偷往我抽屉塞了东西。我打开一看,是两张崭新的百元大钞,我问他这是做什么,他说希望我在审核发票的时候不要太认真,我当下顾不上什么“尊敬长辈”的礼貌,厉声道:“快把它拿走,否则我就告诉领导。”他悻悻而去。后经我审核,退回了他许多未经领导审批、书写不规范及乱报销的凭证。为此,后来再遇见这位老干部时总会受到他的“冷眼”。
四年后,我被调入县纪委工作。离开乡镇那天,那些曾经说我“刻板”“不懂变通”的同事们都拉着我的手感慨万分:“好妹子,虽然我们之前觉得你‘死板’,但报销制度让大家都讲规矩了,委屈你当这么多年‘黑面人’了。”
进入新岗位,父亲再次提醒我:“纪委不比其他单位,要更严谨,需要拒绝别人的时候更多,宁当‘黑面人’,也不要行差走错。”我心里寻思,在纪委宣传教育口,估计遇不上太多需要拒绝的事儿。
没想到刚到纪委工作两个月,我就接到了各种电话:有打探消息的,如“听说某某被带去问话了,是不是真的?”有让打招呼的,如“能不能帮忙跟某某经办人说声,让我的事情办快点?”还有讲感情的,如“我们都认识这么久了,这次检查就通融通融!”每每这时,我均以“不了解、不行、按规矩办事”予以拒绝,彻彻底底地当了“黑面人”。
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坚守原则,不偏不倚。我深刻地体会到,虽然拒绝别人不易,但宁愿给人留下“刻板”印象,做个“黑面人”,也不能当没有底线的“老好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