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敬请关注 2025年第13期《中国纪检监察》

【 新时代 新指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重要论述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两个仍然”的重大判断。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如一的冷静清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非凡勇气和使命担当。

【 正风深一度 】澄清不正之风背后的错误认识

近期,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连续三次公开通报4起违规吃喝问题,强调要自觉同“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认识作斗争,为党员干部敲响进一步绷紧作风弦、拧紧“总开关”的警钟。

【 兰台论策 】打通办案与治理监督教育形成闭环的堵点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把风腐同查同治理念要求贯穿案件查办、整改纠治、警示教育等各方面,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有效闭环。提升办案质效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办案、治理、监督、教育四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孤立治理模式,实现了“惩、治、防”的协同发力。如何准确把握办案与治理、监督、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打通思想认识、制度机制、工作环节、责任落实上的堵点障碍,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

她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女儿,少女时代随父亲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深受千年艺术的熏陶与滋养,被誉为“敦煌图案的解密人”;她师从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林徽因,将敦煌艺术元素融入工艺设计中,作品兼具民族特色、文化内涵与现代美感;她是“新中国形象设计亲历者”,从“新中国第一份国礼”、共青团团徽、抗美援朝纪念章,到人民大会堂外立面柱廊与宴会厅建筑装饰图案及民族文化宫、北京展览馆、首都剧场、首都机场等建筑装饰和壁画,再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立面及馆徽等,她将敦煌艺术创新诠释为可感可触的国家记忆和时代符号;
在陕西宝鸡中华石鼓园,一座如青铜巨鼎般拔地而起的建筑巍然矗立——这便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它背倚苍翠秦岭,面朝潺潺渭水,五层平台如鼎足般次第攀升,勾勒出周秦时期中华文明的雄浑轮廓。步入主展厅,6300平方米的“青铜铸文明——周秦文明之光”基本陈列,通过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秦肇之路、智慧之光4个篇章,徐徐展开一幅气势磅礴的文明画卷。
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错误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是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之一。本期邀请三位专家学者,谈对清除错误思想观念的学习体会。

切实抓好修改后《监察法》及《条例》的学习贯彻

经党中央批准,2025年6月1日,国家监察委员会第2号公告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日,修改后的《条例》与2024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同步施行,进一步健全反腐败基础性法律制度,对于全面提升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促进新时代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具有重要意义。各级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抓好修改后《监察法》和《条例》的学习贯彻,确保各项规定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往期回顾
选择年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