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巡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念好巡察“严、准、实”三字经,在方向上突出政治定位,在方法上注重规范高效,在内容上坚持问题导向,在重点上紧盯群众关切,迈出了强化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坚实一步。截至目前,嘉兴市已巡察市县两级部门单位157家、镇街52个。
严——树立看齐意识,增强巡察规范性。严格按照中央对巡视、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对标省委巡视工作具体做法,嘉兴市巡察工作坚持市委统一领导,纪委和组织部门支持配合,紧抓体制机制和流程规范,不断提高政治巡察的规范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一方面,健全领导体制。嘉兴市委对政治巡察的认识不断深化,建立了市委“五人小组”专题听取巡察情况汇报、市委常委会集体研究面上共性问题、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研究全市巡察工作等机制,强化对巡察工作的领导。同时,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规划协调全市巡察工作、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巡察制度等措施完善体制机制,构建起市县两级联动、一体推进的巡察工作格局。另一方面,抓流程规范。坚持市县联动、依纪依规开展巡察,制定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巡察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巡察工作准备、开展、反馈、移交、整改、督查等环节的12项工作内容,确保市县巡察工作有章可循、严谨规范、有序开展。
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巡察针对性。突出重点,创新方式,做到哪里群众关切、哪里问题突出、哪里权力集中就剑指哪里,不断提高巡察工作的针对性、精准度。一方面,科学合理界定巡察的范围和重点。紧贴基层实际,做到精准定位、精确打击。首先,坚守政治定位,围绕“两个责任”“四个着力”“六项纪律”,着力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其次,针对突出问题,把省委巡视组、省纪委对市委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反馈意见中指出的问题作为巡察重点。最后,回应群众关切,坚持开门搞巡察,通过“百姓点题、纪委解题”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征集巡察内容。另一方面,量体裁衣明确巡察的方式和方法。紧紧抓住巡前、巡中两个环节,深度对接被巡察单位的特点和实际,做到定向突破、定点清除。巡前带着问题进驻。根据纪检、组织、信访、审计、司法等相关部门掌握的情况进行集中会诊,摸准病灶列出“问题清单”再巡察。比如,深入分析审计部门提供被巡察单位“三公”经费、公务支出方面的历史数据以及历次审计报告,摸清问题线索,进驻后直接进行核查,形成有效震慑。巡中整合力量深挖。在巡察中,一旦发现有重大廉政漏洞,组织专项审计组进驻,深挖问题根源。海宁市通过巡审联动,查处了该市供销总社下属单位违规炒股、拆借资金等问题,涉案金额达5000多万元。
实——注重整改落实,提高巡察实效性。注重巡察成果的综合运用,在确保问题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上集中发力,不断提高市县巡察工作的震慑、遏制、治本作用。一方面,将落实主体责任作为整改落实的主抓手。把巡察整改作为各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巡察报告与反馈意见经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签字背书”后,报市级分管领导,由市领导督促整改落实,强化落实“一岗双责”。去年以来,市级巡察组共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巡察建议73条,均逐一整改落实到位。同时,对进度缓慢、整改不力的问题,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点题听取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各纪委常委、委员进行现场评议,限期整改落实。另一方面,将“四种形态”贯穿整改落实全过程。根据存在问题,分类落实整改。对一般性问题巡中直接移交被巡察单位,做到边巡边改、即知即改。对于民主集中制、议事规则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提醒谈话。对涉及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类处理,严格执纪问责。2015年以来,根据巡察反馈由市委书记开展谈话15人,市纪委领导开展信访谈话、约谈54人;市县纪委对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予以立案94件,严肃查处了周洪根、张建明等市管干部违纪案件;各派驻纪检组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项检查257次、立案28件,处分27人,诫勉谈话35人,廉政谈话680人。□
作者:浙江省嘉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