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7期

社论

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精神力量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扶贫领域考核督查问责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强化基础注重集成完善机制严格督察 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

学习体会

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伟大工程、保障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

专题  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

架起纪律“高压线” 护航脱贫攻坚战

从325起典型案例看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及其治理

瓜分扶贫款,集体研究岂能障目

妄动养老金“奶酪”自食恶果

宁夏对中央纪委督办件深挖严查

河南以重点督办推进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辽宁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垂直督办

 ● 书记谈

把督办压力变为履责动力

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

特稿

找准职责定位 强化责任担当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执纪审理工作水平

特别关注

以纪律为尺管全党治全党

 “四种形态”体现的是全面从严

用好第一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业务研讨

谈话提醒与其他谈话不同在哪儿

如何提升谈话提醒的质量

将“甜酸苦辣”融入谈话提醒中

半月杂谈

除“带病提拔”之患,以“压实责任”为要

燕阁观察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何以捷报频传

拼搏与担当,岂止在奥运赛场

清风时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何才有“辣味”

担责不到位,仕途岂能顺遂

行业协会不能是反腐洼地

“酒桌那点事儿”还是事

锐评

一组

巡视

从巡视整改看责任担当

纪律建设

 ● 纪律讲堂

政商关系如何才能不走偏

 ● 书记说纪

保持高压态势 让涉农问题监督执纪更有效

抓好换届后信访提醒 让主体责任不“断档”

实践探索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根本保障

念好巡察“严、准、实”三字经

两个责任

推动《问责条例》落地生根

释疑答问

对预备党员的违纪问题如何处理

“四风”监督哨

节点公款吃喝 深挖严处问责

院长违纪办喜宴 主任书记被诫勉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数说纪检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古语今悟

“做事之心”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家训品读

 孔子教子孙:学诗礼 以立身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朱德是怎样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的

再饿也不能乱动藏民的粮食

拼搏与担当,岂止在奥运赛场
首页
1

  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表现,有人形容“虽非虎头、却有豹尾”,就在大家认为这届奥运会将在平淡中结束时,中国女排逆势而起,将国人的热情重新点燃;超过70%的惊人收视率,仿佛又回到了30多年前“万人空巷看女排”的盛况。如果时间冲刷走那些激动的欢呼与泪水,女排夺冠在我们记忆里沉淀下来的是什么?答案无疑是:光芒闪耀的拼搏与担当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6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这句经典论述,至今仍让人感受深刻。没有精神的人是一具躯壳,没有精神的队伍是一盘散沙,没有精神的民族没有希望。

  正是因为“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支撑,林则徐顶住内外压力,坚决在广东虎门收缴销毁鸦片,点燃近现代史上反对西方列强的熊熊怒火;1894年甲午海战,邓世昌在炮弹用尽的情况下,毅然驾驶“致远”舰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正是因为“兴我中华”的精神激励,孙中山不懈奋斗,为民主革命投入毕生精力,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壮烈遗言;鉴湖女侠秋瑾,在被捕后宁死不屈,用行动实现自己投身革命时许下的诺言,“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

  正是因为“为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引领,彭湃抛却“鸦飞不过”的田产,毅然走上革命道路;1934年,中央特科成员项与年为将情报送到瑞金,伪装成乞丐,硬是拿着一块石头对着自己的嘴巴,砸掉了四颗门牙,血流如注。

  正是因为“誓要改变祖国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感召,邓稼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隐姓埋名扎根荒凉的大西北数十载,后因辐射身患癌症,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王进喜为结束“洋油时代”、为民族争气而宁肯少活20年,以身当铁,在发生井喷时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多少年来,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时代楷模,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谱写了拼搏与担当的壮丽诗篇。

  女排精神之所以跨越时空,深受国人追捧和喜爱,贯穿其中的精髓就是拼搏与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3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的,“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

  回望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写下“五连冠”的辉煌,成为中国人的骄傲;她们顽强拼搏、愈战愈勇的精神,更成为闪耀80年代的一束光芒。名将陈招娣在对阵日本女排的比赛中,桡骨断裂,在之后的两个多月里,她用绷带固定左臂坚持征战,被人称为“断臂将军”;郎平多处关节受伤,手术不下十次,一上场就忘记自己的伤痛,呈现给人们的是“铁榔头”的风采。这样的精神让人们热泪盈眶、深受震撼。每逢女排比赛,人们早早地守在黑白电视机前,为她们揪心屏息、欢呼跳跃、加油鼓劲。

  有人说,中国人心中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女排情结,这背后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初期,国门刚刚打开,面对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国人猛然意识到祖国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内心失落、彷徨,又有点自卑,“渴望赶上去”的强烈愿望激荡在人们心里。而这个时候,中国女排及百折不挠、团结一心的“女排精神”就成为激励奋进的时代强音。当时的《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说,“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有小学生给女排写信,“为作一名新中国的少年儿童而自豪”;国内很多工厂标语直接写着“学习女排精神,保证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义务加班,日日超产。女排精神为改革开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激励了一代中国人奋起直追、自强不息,更成为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16年,中国女排再以强劲之势重回世界之巅,在艰难征程中体现出的女排精神,再次激荡起无数中国人深埋心底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点燃无数人心中的奋斗激情和梦想之光。公众此次对女排精神自发产生的巨大热情与共鸣,不逊于三十年前。决赛收视率达到创纪录高点,亿万中国观众守候在电视机前;仅在21日0时至18时,关于中国女排的全网信息总量高达267.4万次,关于女排精神的数据达到51.8万次,微博“女排夺冠”的阅读量达到1978.2万;女排回国时,首都机场上千名群众自发拉着横幅唱着国歌前来迎接;奥运会结束多天,女排一直“屏霸”中国社交媒体、门户网站;惠若琪几个月前刚做完心脏手术、朱婷经常打着封闭就上场等新一代女排故事的广为传颂,都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渴望: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拼搏与担当,永远是激励人心的精神力量。

  今天的中国,依然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面临某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遏制,面临自身发展上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绝对没到可以松劲懈怠、笑看云卷云舒的阶段,尤需奏响拼搏与担当的时代强音。勇于担当是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畏任何困难和艰险,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了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航程;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我们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锻造得更为坚强有力,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唯担当者胜,能担当者强。在今天,担当就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对党负责,为人民担责;就是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坚持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真正使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一个民族的强盛,不能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拼搏精神,迎难而上、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自强不息、团结一心的奋斗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民族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精神倚仗,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让我们继续传承、弘扬这样的精神,去化解征程中的风险和挑战,始终以拼搏的姿态砥砺前行!(黄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