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7期

社论

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精神力量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扶贫领域考核督查问责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强化基础注重集成完善机制严格督察 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

学习体会

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伟大工程、保障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

专题  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

架起纪律“高压线” 护航脱贫攻坚战

从325起典型案例看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及其治理

瓜分扶贫款,集体研究岂能障目

妄动养老金“奶酪”自食恶果

宁夏对中央纪委督办件深挖严查

河南以重点督办推进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辽宁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垂直督办

 ● 书记谈

把督办压力变为履责动力

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

特稿

找准职责定位 强化责任担当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执纪审理工作水平

特别关注

以纪律为尺管全党治全党

 “四种形态”体现的是全面从严

用好第一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业务研讨

谈话提醒与其他谈话不同在哪儿

如何提升谈话提醒的质量

将“甜酸苦辣”融入谈话提醒中

半月杂谈

除“带病提拔”之患,以“压实责任”为要

燕阁观察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何以捷报频传

拼搏与担当,岂止在奥运赛场

清风时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何才有“辣味”

担责不到位,仕途岂能顺遂

行业协会不能是反腐洼地

“酒桌那点事儿”还是事

锐评

一组

巡视

从巡视整改看责任担当

纪律建设

 ● 纪律讲堂

政商关系如何才能不走偏

 ● 书记说纪

保持高压态势 让涉农问题监督执纪更有效

抓好换届后信访提醒 让主体责任不“断档”

实践探索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根本保障

念好巡察“严、准、实”三字经

两个责任

推动《问责条例》落地生根

释疑答问

对预备党员的违纪问题如何处理

“四风”监督哨

节点公款吃喝 深挖严处问责

院长违纪办喜宴 主任书记被诫勉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数说纪检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古语今悟

“做事之心”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家训品读

 孔子教子孙:学诗礼 以立身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朱德是怎样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的

再饿也不能乱动藏民的粮食

锐评
首页
1

  为中国加油,为中国梦奋斗!

  ——“我们的运动员们加油!中国队加油!中国加油!”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3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的讲话,引发社会热议。在举世瞩目的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26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的优异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新华社评论称,最是精神动人心。中国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奋斗激情和梦想之火。有志才有力,爱拼才会赢,体育如此,人生如此,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亦如此。

 

  

  “带病提拔,有病的不仅是被提拔者。”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凤凰网评论指出,只要有合理的纠错机制,偶尔失察导致干部“带病提拔”不可怕,可怕的是“边腐边升”、“带病提拔”的闹剧一再上演,它可能是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存在漏洞,而这远比个别干部腐败更为严重。

  自己的问题自己“埋单”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解放军报》评论称,正视问题是勇气,认领问题是党性,解决问题是水平。每名党员在学习教育中都应该正确面对和处理“问题清单”,算好账、认准账、销清账,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味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味道,不同身份的人亦有不同的味道。党员的“味道”是什么?《光明日报》评论称,党员的“味道”就是党性的“味道”,就是共产党人初心的“味道”。

  “枪头不动,累折枪杆。”

  ——针对脱贫攻坚中,少数地方存在“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的现象,《人民日报》评论称,脱贫攻坚,需要多想想由内而外“扶”、从里到外“富”,先解决“立志”,再解决“人穷”,帮助落后者“学会自己走路”。

  别把网约车“管”成出租车

  ——近期,一些地方公布了网约车管理细则的征求意见稿,在准入门槛、运营方式上作出严格限制,引发争议。如何避免地方网约车管理“新瓶装旧酒”,甚至出现改革“落地偏差”,《检察日报》评论称,网约车地方细则考验简政放权的尺度,如果继续行政管制,不仅忽视了简政放权精神,也让人再次看到僵化的行政思维与管制惯性对于新经济的阻碍。

  “没有效用的处罚实质是惰政。”

  ——河南某地发生景区内侵占1800多平方米土地建别墅农庄行为,当地国土部门两次按照“非法占地每平方米处罚3元”的标准处罚后,违建还在继续。《京华时报》评论称,一件“武器”仿佛成了“痒痒挠”,真是令法律斯文扫地。用一种不起效用的处罚来对违法行为进行治理,导致违法行为畅行无阻,其实质是一种惰政。

  不放纵“诈骗齿轮”的任何一环

  ——即将踏入大学的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因被诈骗而身亡,到底是谁害死了徐玉玉?骗子?运营商?还是信息的泄露者?《工人日报》评论称,徐玉玉所遭遇的,是一个日益技术化、系统化、链条化的诈骗之恶,是小恶累积成的大恶。只有不让诈骗之恶齿轮系统中的任何一环有可乘之机,善良的公民才不会沦为第二个徐玉玉。

  法律之外,不要忘了道德

  ——近期引发强烈关注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开除患癌女教师刘伶利事件,以当事双方达成和解而落下帷幕,但留给人们的思考没有结束。人民网评论称,法律只是底线,不违法并不等于就“名正言顺”。毕竟在法律之外,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约束同样重要。

  “杭州峰会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时刻。”

  ——面对即将召开的G20杭州峰会,英国剑桥大学学者马丁·雅克指出,中国目前处在影响未来全球经济及其治理的关键位置,而杭州峰会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时刻。如果中国能在峰会上拿出一些新的富有创造力的方案,那将使峰会为历史所永远铭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