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7期

社论

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精神力量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扶贫领域考核督查问责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强化基础注重集成完善机制严格督察 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

学习体会

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伟大工程、保障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

专题  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

架起纪律“高压线” 护航脱贫攻坚战

从325起典型案例看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及其治理

瓜分扶贫款,集体研究岂能障目

妄动养老金“奶酪”自食恶果

宁夏对中央纪委督办件深挖严查

河南以重点督办推进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辽宁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垂直督办

 ● 书记谈

把督办压力变为履责动力

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

特稿

找准职责定位 强化责任担当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执纪审理工作水平

特别关注

以纪律为尺管全党治全党

 “四种形态”体现的是全面从严

用好第一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业务研讨

谈话提醒与其他谈话不同在哪儿

如何提升谈话提醒的质量

将“甜酸苦辣”融入谈话提醒中

半月杂谈

除“带病提拔”之患,以“压实责任”为要

燕阁观察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何以捷报频传

拼搏与担当,岂止在奥运赛场

清风时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何才有“辣味”

担责不到位,仕途岂能顺遂

行业协会不能是反腐洼地

“酒桌那点事儿”还是事

锐评

一组

巡视

从巡视整改看责任担当

纪律建设

 ● 纪律讲堂

政商关系如何才能不走偏

 ● 书记说纪

保持高压态势 让涉农问题监督执纪更有效

抓好换届后信访提醒 让主体责任不“断档”

实践探索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根本保障

念好巡察“严、准、实”三字经

两个责任

推动《问责条例》落地生根

释疑答问

对预备党员的违纪问题如何处理

“四风”监督哨

节点公款吃喝 深挖严处问责

院长违纪办喜宴 主任书记被诫勉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数说纪检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古语今悟

“做事之心”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家训品读

 孔子教子孙:学诗礼 以立身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朱德是怎样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的

再饿也不能乱动藏民的粮食

习近平用典摘读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牛冠恒
首页
1

  严惩腐败分子,加强追逃追赃工作。“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我们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同时,我们着力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正风反腐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

  ——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西汉)桓宽《盐铁论·后刑》

  【释义】锄掉一棵杂草,众多禾苗就会成长,惩罚一个恶人,万民就会喜悦。意谓依法惩办那些害群之马,有助于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利益。

  【阐释】

  《盐铁论·后刑》云:“农夫不畜无用之苗,无用之苗,苗之害也。”农夫面对杂草,肯定会将其锄掉,这样才不影响庄稼苗的正常生长。同样,对于治理国家来说,“人君不畜恶民,无用之民,民之贼也”,对待祸国殃民的恶人,必须将其绳之以法,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称赞。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56岁的孔子由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他上任后七日就以“五恶”的罪名,诛杀了当时鲁国乱政的谄媚之人少正卯。因为在孔子看来,少正卯所犯的五条罪恶,一是心达而险,二是行辟而坚,三是言伪而辩,四是记丑而博,五是顺非而泽。这五种罪是指:内心通达明白却邪恶不正,行为邪僻而顽固不改,言论虚伪而说得有理有据,记诵一些丑恶的东西而且十分博杂,赞同错误的言行还进行润色。以当时的评价标准,常人只要犯其中一条,就“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却五条兼有,如果不惩处他,就会妖言惑众,进而结党营私,影响社会稳定,故而尽管少正卯是当时的名大夫,孔子也毫不留情将其处死。孔子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认可,《淮南子》曾如是评价:“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

  “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汉书·尹翁归传》中的这句话,说的是西汉时期,尹翁归出任东海太守,刚一到任,便细心查访,把辖区内的好人、坏人了解得清清楚楚,然后把犯罪的人都抓起来,根据罪的轻重依法论处,该判死罪的坚决处死,以求杀一儆百。当地有个叫许仲孙的大土豪,目无法纪,称霸一方,危害百姓,历任太守对他都无可奈何。尹翁归上任后,毫不犹豫将他判处死刑,这一举动对全郡震动极大。从此,东海一带法治严明,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刑一恶虽万民悦,但往往刑一恶并不是那么容易,既需要为政者有魄力,更需要有担当。就连曾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明代大儒王阳明,在面对祸国害民的“山中贼”时都喟叹道:譬如父母同生十子,八子为善,二人背逆,要害八人。父母须除去二人,然后八人才得以安生。但是父母却面临两难选择,因为都是父母的孩子,父母对那两个背逆的孩子实在难以下手,但为了其他八个孩子的安生,又不得不痛下决心除去二子。

  这样的选择虽然痛心,但家国天下,大义为先。王阳明就曾做过此类决断。当时以池仲容为首的山贼看到王阳明剿灭了其他山贼后,心生害怕,不得已而投降。王阳明看到他们并不是真心来降,“审其贪残终不可化”,不除去他们必“养寇贻害”,所以虽有下属劝他不要杀池仲容等人,以免以后再也没有山贼来降,但王阳明最终还是“复决歼贼之念”,并最终把他们除掉。

  司马光《资治通鉴·太宗贞观二年》中有话:“养稂莠者害嘉谷,赦有罪者贼良民。”按今天的理解就是,“如果放过了腐败分子,那就是得罪了全体人民。”正是坚持人民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打“虎”灭“蝇”持续发力,国际追逃追赃战果空前,同时,着力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正风反腐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我们党今天的行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最好诠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