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7期

社论

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精神力量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扶贫领域考核督查问责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强化基础注重集成完善机制严格督察 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

学习体会

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伟大工程、保障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

专题  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

架起纪律“高压线” 护航脱贫攻坚战

从325起典型案例看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及其治理

瓜分扶贫款,集体研究岂能障目

妄动养老金“奶酪”自食恶果

宁夏对中央纪委督办件深挖严查

河南以重点督办推进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辽宁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垂直督办

 ● 书记谈

把督办压力变为履责动力

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

特稿

找准职责定位 强化责任担当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执纪审理工作水平

特别关注

以纪律为尺管全党治全党

 “四种形态”体现的是全面从严

用好第一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业务研讨

谈话提醒与其他谈话不同在哪儿

如何提升谈话提醒的质量

将“甜酸苦辣”融入谈话提醒中

半月杂谈

除“带病提拔”之患,以“压实责任”为要

燕阁观察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何以捷报频传

拼搏与担当,岂止在奥运赛场

清风时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何才有“辣味”

担责不到位,仕途岂能顺遂

行业协会不能是反腐洼地

“酒桌那点事儿”还是事

锐评

一组

巡视

从巡视整改看责任担当

纪律建设

 ● 纪律讲堂

政商关系如何才能不走偏

 ● 书记说纪

保持高压态势 让涉农问题监督执纪更有效

抓好换届后信访提醒 让主体责任不“断档”

实践探索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根本保障

念好巡察“严、准、实”三字经

两个责任

推动《问责条例》落地生根

释疑答问

对预备党员的违纪问题如何处理

“四风”监督哨

节点公款吃喝 深挖严处问责

院长违纪办喜宴 主任书记被诫勉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数说纪检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古语今悟

“做事之心”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家训品读

 孔子教子孙:学诗礼 以立身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朱德是怎样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的

再饿也不能乱动藏民的粮食

辽宁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垂直督办——
打通扶贫监督“最后一公里”
闫玉娇
首页
1

  近日,辽宁省纪委公开通报100起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问题,其中包括数十起扶贫领域腐败案件,令群众拍手称快。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辽宁省纪委坚持重点督办,而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更是督办查处的重点内容。

  今年以来,辽宁省纪检监察系统共排查扶贫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信访问题2287件,集中查办典型案件127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7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3人,挽回经济损失1021万元。

  聚焦扶贫延伸监督触角

  抚顺市新宾县西厢小堡村党支部书记石发玉违背村民意愿搞香菇种植,投进很多银行贷款却没见效。为了“填窟窿”,石发玉私自挪用了53万元扶贫资金。“当时群众举报信一封接一封,对于这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坚决查处!”新宾县纪委副书记蔡闯说,县纪委工作人员立即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不仅揪出了群众身边的“硕鼠”,给予石发玉开除党籍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还通过系列整改,帮助该村选出了新的带头人,真正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在辽宁,通过群众举报发现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例子还有很多。为发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辽宁省纪委组织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排查活动。自2014年以来,每年年初,省纪委都会组织召开省市县三级电视电话会议,统一安排部署,全省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排查解决工作方案。今年3月,省纪委专门出台实施意见,把排查矛头指向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问题。

  在省纪委的带动下,辽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侵害群众利益特别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沈阳市纪委开展“融冰”行动,大连市纪委启动扶贫领域信访案件质量年活动,朝阳市纪委与审计部门共同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出不符合建档立卡财政供养人员626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积极行动起来,抓住关键环节,创新方式方法,领导带头进村入户,坐炕头,摸实情,织密织牢监督网。

  上下联动发挥督办实效

  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关键在解决问题。辽宁省纪委根据各地区群众信访举报情况,从每个市选择一个县(市)作为重点督办地区。同时,明确要求该县(市)纪委监察局,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受理的侵害群众利益特别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信访举报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线索登记造册,提出调查核实意见和完成时限。问题线索实行动态管理,受理的信访举报随时纳入排查内容之中。对排查出的典型问题线索实行直查快办,按照问题性质向有关乡镇纪委和县(市)直部门纪检监察机构集中交办,并明确办理时限和要求。对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则及时组织开展集中整治。

  依托辽宁纪检监察网问题线索查处反馈平台,省纪委采用信息化的执纪监督手段,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进行垂直督办,必要时提级办理。省纪委对重点督查督办地区问题线索的查处情况,不仅全面督查,还要随机抽查已办结的问题线索。此外,要求各市纪委结合省里的做法,选择部分地区作为市本级的督办重点。从筛选案件线索到督办跟踪,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让一批久拖不决的“钉子案”、“骨头案”得到解决。

  北镇市正方镇四方村党支部书记何涛伪造受灾村民名单,上报欺骗民政部门,导致去年国家下发的18袋赈灾大米至今仍放在村部仓库中,并未真正用于受灾村民。今年3月,通过辽宁纪检监察网“一键举报”接到群众反映后,省纪委将问题线索转交北镇市纪委。在省纪委的督办下,市纪委与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迅速展开调查,很快就将问题查清。何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扶贫物资也发放到村民手中。

  在坚持严查快办的同时,辽宁省纪委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实行月通报制度。“原以为拿这点东西不算啥,却不曾想背个处分不说,还在全省通报,真是拿了小利丢了脸面。”因春节期间以亲属名义冒领扶贫物资100斤米、100斤面和10斤豆油,营口市西市区得胜街道发明社区党工委副书记路燕妮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营口市纪委书记赵志效认为,“无论钱多钱少,都违反了党的纪律,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守土负责,打通扶贫监督‘最后一公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