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7期

社论

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精神力量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扶贫领域考核督查问责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强化基础注重集成完善机制严格督察 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

学习体会

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伟大工程、保障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

专题  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

架起纪律“高压线” 护航脱贫攻坚战

从325起典型案例看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及其治理

瓜分扶贫款,集体研究岂能障目

妄动养老金“奶酪”自食恶果

宁夏对中央纪委督办件深挖严查

河南以重点督办推进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辽宁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垂直督办

 ● 书记谈

把督办压力变为履责动力

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

特稿

找准职责定位 强化责任担当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执纪审理工作水平

特别关注

以纪律为尺管全党治全党

 “四种形态”体现的是全面从严

用好第一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业务研讨

谈话提醒与其他谈话不同在哪儿

如何提升谈话提醒的质量

将“甜酸苦辣”融入谈话提醒中

半月杂谈

除“带病提拔”之患,以“压实责任”为要

燕阁观察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何以捷报频传

拼搏与担当,岂止在奥运赛场

清风时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何才有“辣味”

担责不到位,仕途岂能顺遂

行业协会不能是反腐洼地

“酒桌那点事儿”还是事

锐评

一组

巡视

从巡视整改看责任担当

纪律建设

 ● 纪律讲堂

政商关系如何才能不走偏

 ● 书记说纪

保持高压态势 让涉农问题监督执纪更有效

抓好换届后信访提醒 让主体责任不“断档”

实践探索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根本保障

念好巡察“严、准、实”三字经

两个责任

推动《问责条例》落地生根

释疑答问

对预备党员的违纪问题如何处理

“四风”监督哨

节点公款吃喝 深挖严处问责

院长违纪办喜宴 主任书记被诫勉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数说纪检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古语今悟

“做事之心”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家训品读

 孔子教子孙:学诗礼 以立身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朱德是怎样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的

再饿也不能乱动藏民的粮食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何以捷报频传
首页
1

  在举世瞩目的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上,各国领导人一致批准通过中国主导制定的G20追逃追赃高级原则、在华设立追逃追赃研究中心、2017-2018年反腐败行动计划等重要反腐败成果文件。此举彰显中国更加有力肩负起大国责任、在国际反腐败合作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成效显著。“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3人落网,归案人员达三分之一;启动天网行动,全国已追回外逃人员2000多人,追赃70多亿元。群众拍手称快,出逃贪官胆战心惊。种种成效引人深思:国际追逃追赃何以捷报频传,取得诸多历史性的突破?

  其一:党中央领导坚强有力,追逃追赃从“九龙治水”到“全国一盘棋、全球一张网”

  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纪委三次、五次、六次全会,都对追逃追赃工作作出了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无论出访还是参加国际会议,都主动设置反腐败国际合作议题,同有关国家领导人讨论加强追逃追赃合作,表达中国对“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的坚强决心。追逃追赃工作由过去部门间对话解决,已上升为构建国家间政治与外交关系的战略高度。

  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加强对各部门的统筹协调,着力解决职能和信息分散的问题。对内,成立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中央和省级反腐败协调小组合力指挥,各级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实时联动,纪检、组织、审判、检察、外交、公安、安全、司法、人民银行等机关、部门,紧紧拧成一股绳,形成完善的治理机制;对外,畅通合作渠道,深化反腐败双边多边务实合作,初步建立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网络。统筹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有效提高了治理能力,解决了制约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向纵深发展的机制问题,一招打通,全盘皆活。

  其二:占领道义制高点,从“失语”到获得战略主动权

  过去,在国际上有人总想用反腐败问题来拿捏、抹黑我们,甚至借以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如今我们在国际上主动发声,提出反腐败国际合作倡议,呼吁构建国际反腐新秩序。近三年来,我国与8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反腐败合作关系,对外缔结了44项引渡条约和57项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从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反腐败系列会议、主导制定《北京反腐败宣言》,到APEC反腐执法合作网络落户北京,再到举办2015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成功实现了由反腐败国际规则旁观者、参与者到制定者的转变。原来有的国家把腐败分子当作他们手中的牌,现在却成了手里的烫山芋。在今年归案的15名“百名红通人员”中,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外逃贪官比较集中的西方发达国家归案的比例有大幅增长。这说明,我国追逃追赃国际主导力进一步凸显。正如俄新社等媒体引述相关人士的评价称,中国是“反腐败领域公认的领导者”。事实证明,我们在追逃追赃上越是主动发声、主动推动,就越能占领道义制高点,抢占话语权。

  其三:摸清情况,打牢基础,从底数不清到心中有数

  坚持问题导向,是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突出特点。过去追逃追赃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底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外逃了,怎么出去的,最后逃到哪里去了,带走了多少钱,通过什么渠道转出去的,近况怎么样,都不甚了了。针对问题,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制定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外逃信息统计报告制度,从中央到县一级层层建立外逃人员数据库,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基本摸清了底数;对外逃腐败分子历史上的问题进行大起底,人是怎么逃的,护照是怎么搞到的,钱是怎么转出去的,跑出去后是怎么生活的,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都一一了解来龙去脉,对掌握的情况做深入分析。底数清、情况明,为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打开新局面夯实了基础。

  其四:重点突破、政策灵活、追防结合,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

  现今,国际追逃追赃的思路非常清晰,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突破一批重点个案,使外逃分子如惊弓之鸟,使企图外逃贪官丢掉幻想、望而却步。同时,手段灵活,既注重法律震慑,还利用政策感召,如发动亲友展开劝返攻势等,打出组合拳,最终击垮外逃贪官心理防线,收到显著效果。外逃贪官纷纷开启“自首模式”。“百名红通人员”归案的33人中,自首者共18人,比例超过一半,且呈上升趋势;在2016年以来归案的15人中,自首者达11人,占比超过7成。越来越多的外逃人员认清形势、放弃幻想,认识到自首是最好的出路。

  国外“织网”的同时,国内也在抓紧“筑坝”,从根本上解决外逃“漏洞”。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对配偶子女移居国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相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党员干部护照管理、出入境审批报备制度,做好对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的抽查核实;加强反洗钱、外汇管理工作,切断非法资金的外流渠道,冻结腐败分子在国内的动产不动产,堵住赃款外流渠道。从事后补救到防患于未然,追逃追赃工作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升级换代”。

  正是因为在追逃追赃理念、体制和战术策略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转变,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才能势如破竹、扭转局面,对腐败分子发出断其后路的强烈信号,成为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的重要一环。 (赵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