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震湖乡张撇村原党支部书记何彦庆2010年以来先后给自己及3个儿子办理8个低保指标,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原村委会主任王军军2012年以来先后违规给自己及妻子办理4个低保指标,被依法罢免村委会主任职务。
这是8月1日中央纪委公开曝光的九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之一。案例的背后,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认真落实中央纪委督办要求,层层传导压力,对问题线索深挖严查。
今年年初,中央纪委把宁夏固原市的西吉县和中卫市的海原县作为扶贫领域突出问题重点督办县。接到督办通知的第一时间,自治区纪委主要负责同志作出批示和部署。自治区纪委及时与信访部门对接,了解督办问题线索的转办、处理情况,并梳理出与督办问题线索相关联的新问题、新线索,集中打包纳入督办内容。立即召集两县及所在市纪委的主要负责人,召开两次问题线索移交会,面对面转交中央纪委督办的问题线索,提出明确要求,规定限期办结。
两市高度重视,分别成立了市纪委领导任组长、县纪委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的问题线索核查领导小组,设置若干专案组,确定每组核查的具体问题线索,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同时,针对两县此前已办结部分问题线索的情况,组织开展“回头看”,按照“群众反映的情况要清楚、核查的事实要清楚、定性量纪要清楚、处理结果落实要清楚、群众有无新的反映要清楚”的要求,进行全面“体检”。通过排查,海原县在原问题线索中新发现被反映人其他问题13件,涉及其他责任人17人,并对定性量纪偏轻的5人重新进行了处理;西吉县在原问题线索中发现新的违纪问题2件,对定性量纪偏轻的2人重新进行了处理。
既有面对面的压力传导,也有手把手的业务指导。自治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指定专人负责,每周通过电话沟通,及时了解两个县对问题线索核查的工作进展情况。3月9日至12日,自治区纪委领导带队,利用4天时间蹲点,现场督办,与市、县两级纪委对问题线索核查情况进行梳理,一件一件分析研究,帮助指导基层把事实查清、问题找准、责任定实。针对中央纪委移交海原县的22件问题线索,中卫市指派一名常委驻点指导,审理室业务骨干同步全程参与问题线索核查和违纪人员定性量纪的审定;海原县成立了3个专案组,吃住在村上,昼夜奋战,提前一个月完成了22件问题线索的核查工作,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人、停职3人、免职5人。西吉县6件问题线索,核清违纪事实4件,检察院立案查处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人、组织处理6人。
在对督办件深挖严查的同时,自治区纪委督促两个县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以问题线索为突破口,举一反三,深入查找在涉农资金、项目等领域存在的制度机制漏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集中整治,解决根本问题。如海原县制定《涉农资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组织对问题反映集中的草原生态补偿、农资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偿、农村低保等4个方面进行专项整治,重点解决涉及农业、林业、民政等15个项目主管部门的农资直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104项惠民政策资金在发放中存在的“中梗阻”问题,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以专项整治为契机,自治区纪委下发《关于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通知》,提出建立问题清单、对账销号、跟踪督办、领导包抓、巡察工作五项制度,要求全区各级党委发挥关键作用,有关职能部门加强管理监督,县乡纪委严肃查处。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截留私分、虚报冒领、侵占惠农资金、扶贫救济、低保医保等涉农问题线索进行大排查、大起底,梳理各类问题线索2501个。在此基础上,第一批确定永宁县、平罗县、红寺堡区、原州区、中宁县5个县区为重点地区,给每个县区分别移交3个重点问题线索进行督办,限时办结。第二批确定6个县区,移交扶贫领域问题线索47件,正在核查中。
今年以来,全区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07起,处理12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6人,移送司法机关14人,先后7次对19起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有效保障了扶贫攻坚战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