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7期

社论

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精神力量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扶贫领域考核督查问责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强化基础注重集成完善机制严格督察 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

学习体会

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伟大工程、保障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

专题  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

架起纪律“高压线” 护航脱贫攻坚战

从325起典型案例看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及其治理

瓜分扶贫款,集体研究岂能障目

妄动养老金“奶酪”自食恶果

宁夏对中央纪委督办件深挖严查

河南以重点督办推进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辽宁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垂直督办

 ● 书记谈

把督办压力变为履责动力

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

特稿

找准职责定位 强化责任担当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执纪审理工作水平

特别关注

以纪律为尺管全党治全党

 “四种形态”体现的是全面从严

用好第一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业务研讨

谈话提醒与其他谈话不同在哪儿

如何提升谈话提醒的质量

将“甜酸苦辣”融入谈话提醒中

半月杂谈

除“带病提拔”之患,以“压实责任”为要

燕阁观察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何以捷报频传

拼搏与担当,岂止在奥运赛场

清风时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何才有“辣味”

担责不到位,仕途岂能顺遂

行业协会不能是反腐洼地

“酒桌那点事儿”还是事

锐评

一组

巡视

从巡视整改看责任担当

纪律建设

 ● 纪律讲堂

政商关系如何才能不走偏

 ● 书记说纪

保持高压态势 让涉农问题监督执纪更有效

抓好换届后信访提醒 让主体责任不“断档”

实践探索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根本保障

念好巡察“严、准、实”三字经

两个责任

推动《问责条例》落地生根

释疑答问

对预备党员的违纪问题如何处理

“四风”监督哨

节点公款吃喝 深挖严处问责

院长违纪办喜宴 主任书记被诫勉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数说纪检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古语今悟

“做事之心”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家训品读

 孔子教子孙:学诗礼 以立身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朱德是怎样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的

再饿也不能乱动藏民的粮食

行业协会不能是反腐洼地
首页
1

  8月底,中央第九轮巡视陆续公布整改情况。其中,质检总局在整改通报中称,针对巡视反馈提出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学会管理不规范”问题,进行了重点整顿,正式收回或取消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承担的5项委托和授权事项。对仍需委托的事项,从严管理,杜绝“红顶中介”现象。同时,加强重点检查和专项审计,防止协会学会发生摊派会费、拉赞助、搞创收和涉企乱收费等行为。这又一次引起人们对整治行业协会乱象的关注。

  在此前中央第九轮巡视公开的问题清单中,有关行业协会的问题在多处被“点名”。比如,农业部“行政审批领域‘红顶中介’、迂回型权钱交易等权力寻租问题突出”;民政部“利用主管社会组织的权力为干部谋职谋利”,国家工商总局“有的人员与商标代理机构私下勾连、谋取利益”……这一方面证实行业协会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重拳出击的地步;另一方面,巡视报告中直言不讳点出问题,说明行业协会再也不是“反腐洼地”,那些曾经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不正常现象,被晾晒于阳光下,按照党纪国法的要求,该清理的清理,该规范的规范。

  行业协会的乱象遭诟病已久。比如,有些行业协会在鉴定、评估、注册过程中以服务费、会费、协作费、咨询费等名义向企业要“分红”;有些行业协会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认证,堂而皇之地扮演起“二政府”的角色,并大肆从中“吃拿卡要”;有的行业协会由退下来的领导干部兼职,为这些“退而不休”的人解决办公场所和费用,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屡被曝光的“捞钱协会”、“发证协会”、“涨价协会”等,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也给行业协会整体形象蒙上阴影……深受其害的群众给这些行业协会画像:“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何以至此?归根结底,依然是权力寻租、权力滥用作祟。许多行业协会与行政权力长期“藕断丝连”,监管形同虚设,腐败病毒在暗处不断繁殖、野蛮生长。

  曾经一度,反腐重点聚焦在公权力部门,对行业协会的问题重视不够。十八大以来,随着正风反腐的雷霆之势不断延伸,行业协会潜藏的种种问题引起中央高度重视。王岐山同志在谈及一些地方书法协会“官气”的问题时,直言“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针对少数官员借权力染指艺术,进而获取非法利益的现象,书法协会开始着手整改。今年4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宣布16名官员、国企负责人被开除或暂停会籍。根据中央第九轮巡视的整改通报,国家粮食局有51名干部辞去社团兼职;人社部对一些直属事业单位打人社部的招牌,委托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问题,进行了清理整顿和规范……8月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要求从严规范公务员兼任社会团体负责人,确需兼任的,要按干部管理权限从严审批,且兼职一般不得超过1个,明确在职公务员不得兼任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负责人。这都令人对行业协会清除积弊、革故鼎新充满信心。

  诚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行业协会的整顿规范亦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应重点盯防政府简政放权过程中,下放到行业协会中的特权,坚决割断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间明里暗里权钱交易的链条。依规依纪严管党员干部在行业协会兼职等问题,绝不让行业协会成为少数领导干部兼职取酬、谋取私利的“后花园”。还应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旗在行业协会高高竖起,紧盯借行业协会活动之名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等等。当然,根治行业协会乱象,治本之策还在于规范公权力的运行,让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彻底脱钩,回归社会团体的本质。 (北京 张笑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