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7期

社论

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精神力量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扶贫领域考核督查问责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强化基础注重集成完善机制严格督察 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

学习体会

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伟大工程、保障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

专题  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

架起纪律“高压线” 护航脱贫攻坚战

从325起典型案例看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及其治理

瓜分扶贫款,集体研究岂能障目

妄动养老金“奶酪”自食恶果

宁夏对中央纪委督办件深挖严查

河南以重点督办推进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辽宁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垂直督办

 ● 书记谈

把督办压力变为履责动力

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

特稿

找准职责定位 强化责任担当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执纪审理工作水平

特别关注

以纪律为尺管全党治全党

 “四种形态”体现的是全面从严

用好第一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业务研讨

谈话提醒与其他谈话不同在哪儿

如何提升谈话提醒的质量

将“甜酸苦辣”融入谈话提醒中

半月杂谈

除“带病提拔”之患,以“压实责任”为要

燕阁观察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何以捷报频传

拼搏与担当,岂止在奥运赛场

清风时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何才有“辣味”

担责不到位,仕途岂能顺遂

行业协会不能是反腐洼地

“酒桌那点事儿”还是事

锐评

一组

巡视

从巡视整改看责任担当

纪律建设

 ● 纪律讲堂

政商关系如何才能不走偏

 ● 书记说纪

保持高压态势 让涉农问题监督执纪更有效

抓好换届后信访提醒 让主体责任不“断档”

实践探索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根本保障

念好巡察“严、准、实”三字经

两个责任

推动《问责条例》落地生根

释疑答问

对预备党员的违纪问题如何处理

“四风”监督哨

节点公款吃喝 深挖严处问责

院长违纪办喜宴 主任书记被诫勉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数说纪检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古语今悟

“做事之心”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家训品读

 孔子教子孙:学诗礼 以立身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朱德是怎样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的

再饿也不能乱动藏民的粮食

“酒桌那点事儿”还是事
首页
1

  近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陆续曝光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其中不少仍与畸形“酒桌文化”有关,引起舆论关注。

  十八大以来,公款吃喝风得到明显遏制,但从通报情况来看,“酒桌那点事儿”还没完,还真不能掉以轻心。在一些地方,违规接待、公款吃喝、拼酒斗狠等歪风仍不同程度存在,酒后斗殴、酒局致命等极端个案还时有发生,一些违纪情节令人匪夷所思。比如,河南某市教育局局长带头参加下属单位公款宴请,该局副局长酒后殴打下属致其受伤;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某分局2015年12月公款接待竟高达48次;湖南某县一国企脑洞大开,在公款接待中以“yan1—40”“yan2—80”等代号替菜名,掩盖公款买烟的事实……足见官场畸形“酒桌文化”遗毒之深,顶风违纪者胆子之大。

  中央三令五申,作风建设无小事。但一些领导干部对吃喝禁令仍不以为然,甚至把吃请当作特权和身份的象征。比如,前不久被“双开”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武红军,就是这种政治上的“糊涂人”,不但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还叫嚣“吃吃喝喝不是个事儿”,感觉“两天没个饭局就缺点啥”。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对酒情有独钟,刚到新单位,就打听和试探哪几个干部酒量好,把能喝会喝善应酬的“团结”在身边,能陪同领导吃喝的下属也视此为“殊荣”,甘心“舍命陪君子”。有些基层干部依然笃信“接待也是生产力”,热衷于“以酒为媒”拉关系、套交情。前不久媒体报道,针对有人举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某区领导干部搞“小圈子”聚会,喝高档茅台酒的情况,该区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竟“坦然”回复,“现在招商引资这么难,我觉得喝点茅台酒应该不算什么”,舆论一片哗然。凡此种种,证明“酒量就是能量,酒风就是作风”、“酒杯一端、政策放宽,酒杯一举、可以可以”等不正之风远未根绝,以吃喝为名暗中进行利益输送的仍不乏其人。

  “浇风易渐,淳化难归。”在正风反腐的雷霆之势下,仍有党员干部以身试纪,不惜冒险吃喝,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些地方,制度笼子仍不严密,财务支出审核把关不严,监督不到位,一些干部还是感觉公家的饭“好吃”、公家的钱“好花”。另一方面,“酒桌文化”等陈规陋习影响深重,参与吃喝者抱着“从众心理”,千方百计找机会抱团吃喝、联络感情。从根子上讲,还是说明一些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对党规党纪缺乏起码的戒惧之心。这警示我们,荡涤作风方面的沉疴积弊绝非一日之功,战胜“不讲规矩讲感情,不讲纪律讲关系”等潜规则必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酒风过盛、风气难正。终结“酒桌文化”,彻底刹住公款吃喝风,必须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对公务接待,要严格审批、严控标准,坚决不搞变通、不开口子,提高“三公”经费支出透明度,方便群众监督;严明纪律,一寸不让,对领导干部带头参与吃喝的,一律严查重处,即使领导没有直接参与,在处理当事人的同时,也要追究单位领导的主体责任,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真正担起来。更深层次地,还要通过深化改革,在资源分配方面立明规则、去潜规则,使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无从发力,彻底铲除产生吃喝歪风的土壤。

  总之,只要酒桌上还有“那点事儿”,就是全党的大事。 (云南 陈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