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10期

社论

向管住纪律方向深化“三转”

 

要闻

习近平出席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王岐山在浙江省调研 

 

要文

聚焦主业 深化“三转” 切实做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

 

专题

中央纪委推进信访举报工作“三转”纪实 

编者按

河南:信访举报件归口管理

江苏:创新转办督查机制

广东:构建良性有序信访举报新秩序

皖赣部分地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三转”纪实

 

深度解读

回归党章要求:做好纪检工作的重要保证

 

纪律建设

党章中的党纪(上)

用纪律规矩把党员干部管紧管严管好

纪律审查工作如何冲着纪律去

银川:严格执纪“小题大做”

深圳:把换届纪律挺在前沿

周口:“红灯”亮在“越轨”前

 

论坛

领导干部家风不是个人小事

古代廉吏贪官家风比较之镜鉴

应该怎样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

家族腐败特点及应对策略

“执纪必严、动辄则咎”不是一句空话

 

时评

“扯袖子”才能防止“戴铐子”

谷文昌的潜绩丰碑与仇和的政绩工程

读忏悔录不可不走心

畏纪知止方为正道

 

锐评

一组 

 

巡视

2014年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情况透视

环保部:向环评“红顶中介”开刀

中国科协:冲着纪律和规矩去整改

东风公司:责任担得起来、落得下去

当好反腐“尖兵”

 

执纪

受贿后辩称以单位名义收受并用于公务应如何认定处理

江西赣州:扎牢纪律审查的制度篱笆

 

风纪

晒晒8类“四风”隐身衣

让“四风”在纪律规矩面前无处隐身

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环球

美国“镀金时代”腐败触目惊心

 

文苑

“做人四要”小议

莫倒在“酒色财气”上

知“耻”与心存戒惧

父亲像座巍峨的山

活用经典 执古御今

叶兆言:最是书香能致远

城市的风骨

当好反腐“尖兵”
首页
1

 

  破绽,从“三必谈”中露出

  

    江苏省委第六巡视组的同志对睢宁县委原常委、常务副县长邹忠平严肃地说:“如果你对班子的问题、班子其他成员的问题说不出什么来,那你就多谈谈自己的问题。”邹忠平顿时紧张起来。

  2013年9月,江苏省委第六巡视组在巡视时运用“三必谈”制度,即要求每名谈话对象在谈话时,必须谈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现了一些问题线索,收到了良好效果。

  必须“谈自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更让一部分涉腐分子慌了手脚:既要做好这道“必答题”,又不能“说漏了嘴”,遮掩说谎、岔开话题常常成为他们下意识的选择。

  邹忠平在与巡视组单独谈话时,总是对着工作笔记上写得密密麻麻的内容“照本宣科”,顾左右而言他。第六巡视组欲擒故纵,让他信马由缰。当巡视组同志提醒邹忠平谈自身问题和不足,特别是他分管领域的情况时,他立即变得坐立不安,支支吾吾,浑身大汗淋漓。

  针对邹忠平的异常情况,联系干部群众举报反映邹忠平为他人谋利、多次索取或收受他人现金、购物卡、汽车等问题,巡视组及时指导徐州市纪委开展外围调查。目前邹忠平涉嫌违法犯罪已经检察机关公诉。

  通过“三必谈”,江苏省委第六巡视组近年来发现许多违纪违法线索。

  目前,第六巡视组正在针对下一批可能巡视的对象,研究进一步深挖线索的方法手段,争取再战再捷。(苏荀)

 

  

  杀个“回马枪”

 

   “对巡视过的地方要杀个‘回马枪’”,这是中央对巡视工作的要求,也是安徽省委第六巡视组坚持的做法。现场督导、请来汇报、适时回访等“回马枪”,使一个个巡视反馈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避免了“烂尾”现象。

  “这条问题线索调查了吗?”第六巡视组的同志到巡视过的砀山县现场开展督办。在巡视组同志的督导下,砀山县纪委5个月就办结全部46件线索,立案2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2人,移交司法机关12人,涉及正科级干部8人,有力发挥了巡视的震慑效果。

  “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了吗?”通过电话了解和请上来汇报的形式,被巡视过的宣城市感到压力。“回马枪”使宣州区在第一阶段整改中就完善了工程建设招投标、干部选拔任用等25项具体制度。同时,结合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整改,加大对侵害农民利益行为的处理力度,共清退违规收费1097.18万元。

  “反馈问题的整改为什么迟迟没有到位?”回访望江县时,第六巡视组严肃指出当地在部分问题线索的处置上,还存在核查不够到位、处理不够严格、震慑警示教育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向市委建议免去2名没有尽职的办案人员职务,要求他们对已经查清事实但没有处理到位的2名正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处理,对5件没有查清的县、科级干部问题线索进一步核查。同时,责成县委对2件处理不当的科级干部严重违纪案件作出严肃处理。

  “回马枪”杀出了效率,也杀出了威信,震慑了腐败分子,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宛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