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要闻
要文
专题
深度解读
纪律建设
论坛
时评
锐评
巡视
执纪
风纪
环球
文苑
社论
要闻
要文
专题
深度解读
纪律建设
论坛
时评
锐评
巡视
执纪
风纪
环球
文苑
江苏省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自言在任时,曾组织和参加过很多警示教育活动,看过很多他人的忏悔录,但却没有很好地对照、检查、反省自己。贵州省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曾被称为“反腐先锋”,其在黔东南州任书记时,专门在一所监狱设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然而,他们仍然栽倒在腐败泥潭。领导干部“读忏悔录而不收敛”“看警示教育而不警醒”的现象,值得关注。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读他人的忏悔录不走心,没把自己摆进去,无外乎怀着几种心态。有的仍然认为正风反腐不过是一场运动、一阵风,不会真的持久反、彻底反;有的把忏悔录当成“官场失败者”的哈哈镜,觉得被抓的都是能力不足、运气不好或是跟错人、站错队,而自己手眼通天、道行很高,不会落到那般田地;有的接受警示教育时颇受触动,但一回到现实不良政治生态之中,警示的效果就被利益诱惑抵消……还有一类领导干部看忏悔录倒是把自己摆进去了,但走心走歪了。他们力求总结他人落马的教训,使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更高明、更隐蔽。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发现跟商人交往过多过杂容易露馅,就只跟个别信得过的老板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搞封闭式权钱交易;有人总结出“兔子不吃窝边草”的“经验”,不接受直接下属的请托也不收礼,不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直接敛财,而是通过玩转关系网,隐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交换背后,辗转谋取暴利,给调查取证制造重重障碍……
上述种种心态危害极大,万不可取。我们党自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的实践,反复证明“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绝非虚言,若再心存幻想,无疑是自己往火坑里跳。那些写出忏悔录的所谓“失败者”,哪个不是曾经的“明星官员”,哪个能力不强、关系不广,哪个不是曾经自认高明,最终却惨淡收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腐败分子被揪出来是必然结局,侥幸心理不过是用偶然性对抗必然性。一些领导干部费心揣摩的逃避监督惩处之术,也不过是诡道奇巧,或许能躲过一次两次,但终将加深罪责,直至覆水难收。
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反思内省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仕人的立身之道。只有反思才能进步,唯有自省方能警醒。忏悔录是那些曾经的“官场成功者”在名利丧尽、痛定思痛之后的内心自省和总结,尽管其中也存在模式化的痕迹,但细细读下来,仍有很多内容反映了为人为官的要义。在任的领导干部很有必要用心读一读这些忏悔录,以场景互换的方式体会忏悔人内心的煎熬和痛苦,并以之为鉴。
每份忏悔录既记录了一名领导干部的堕落轨迹,也都反映出我们党遏制腐败的决心、信心和能力。不论多么位高权重,不论怎样成就斐然,不论如何狡猾奸诈,一旦触犯党纪国法,难逃可悲下场。读忏悔录,还可看到领导干部个人的腐化堕落,不仅使自己和家庭声名扫地,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惨重损失,严重伤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败坏社会道德风气,扭曲社会价值判断标准。
读忏悔录,不应仅有惋惜和喟叹,更重要的是从中反思对领导干部这个角色所代表权、责、利的认识。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代背景下,领导干部必须彻底摒弃“千里为官只为钱”的封建剥削思想,真正成为以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奋斗目标的先进分子;不可自我矮化为庸俗的贪图私利者,而应当成为“以天下为公”的国家精英。惟其如此,为人为官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李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