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10期

社论

向管住纪律方向深化“三转”

 

要闻

习近平出席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王岐山在浙江省调研 

 

要文

聚焦主业 深化“三转” 切实做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

 

专题

中央纪委推进信访举报工作“三转”纪实 

编者按

河南:信访举报件归口管理

江苏:创新转办督查机制

广东:构建良性有序信访举报新秩序

皖赣部分地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三转”纪实

 

深度解读

回归党章要求:做好纪检工作的重要保证

 

纪律建设

党章中的党纪(上)

用纪律规矩把党员干部管紧管严管好

纪律审查工作如何冲着纪律去

银川:严格执纪“小题大做”

深圳:把换届纪律挺在前沿

周口:“红灯”亮在“越轨”前

 

论坛

领导干部家风不是个人小事

古代廉吏贪官家风比较之镜鉴

应该怎样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

家族腐败特点及应对策略

“执纪必严、动辄则咎”不是一句空话

 

时评

“扯袖子”才能防止“戴铐子”

谷文昌的潜绩丰碑与仇和的政绩工程

读忏悔录不可不走心

畏纪知止方为正道

 

锐评

一组 

 

巡视

2014年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情况透视

环保部:向环评“红顶中介”开刀

中国科协:冲着纪律和规矩去整改

东风公司:责任担得起来、落得下去

当好反腐“尖兵”

 

执纪

受贿后辩称以单位名义收受并用于公务应如何认定处理

江西赣州:扎牢纪律审查的制度篱笆

 

风纪

晒晒8类“四风”隐身衣

让“四风”在纪律规矩面前无处隐身

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环球

美国“镀金时代”腐败触目惊心

 

文苑

“做人四要”小议

莫倒在“酒色财气”上

知“耻”与心存戒惧

父亲像座巍峨的山

活用经典 执古御今

叶兆言:最是书香能致远

城市的风骨

城市的风骨
首页
1

  每一个清丽的城市都有她的独特所在,福州如是。三坊连着七巷,如血脉般把这个城市浸润得有声有色。久仰三坊七巷盛名,并知道在安民巷新建了个“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勤廉馆”,心心念念,想一窥真容,终于成行。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和典故与三坊七巷有关。传说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三坊七巷即出安民告示,张贴告示的那条巷子被称为“安民巷”。

  北宋理学家陈襄曾居塔巷,他穷其本源、秉公办案,智断“神钟”迷案,为老百姓津津乐道。

  清末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严复晚年居于郎官巷,他的一句名言:“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至今仍响彻华夏……

  这些只是沧海一粟。历史人物在三坊七巷间来来往往,使得福州有了自己的脾性。这些人物又不拘泥于这阡陌巷弄间,他们在祖国大地上奔走呼号,展现着中华儿女应有的风骨。

  步入安民巷,见一幢宅子的马鞍墙下几竿修竹青青,向导小闫从门内迎了出来,呵,原来这就是勤廉馆所在。小闫介绍,勤廉馆精选了23位历史人物的勤廉事迹,旨在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穿过天井,只见大厅左手边红底牌匾上写着“品重柱石”四字,牌匾下是对王荷波的介绍。对纪检监察干部而言,王荷波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王荷波出生于福州,“品重柱石”是在他40岁生日时,工友们写在红绸上送给他的。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做人之品视为立身之本和立世之基,在共产党人的人生字典中,“品”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王荷波怀揣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一路从福州到北国,最后在北京安定门外英勇就义。

  正沉思着,听见右边厢房里隐隐传出戏曲声,循声而去,看见一架壁挂小电视上正播着戏剧,小闫说:“这是闽剧《铁堂记》,说的是从咱这三坊七巷光禄坊走出的官员许的故事。许到巩昌府安定,即甘肃省定西县任知县时,当地大旱,民不聊生。他为民请命,上疏请求赈灾减赋,得罪了上司,不仅建议没被采纳,反遭革职。垂暮之年,只能依靠卖字、教书为生,终因没有盘缠回他魂牵梦萦的福州而客死他乡。”“那,他可曾后悔?”我问。小闫笑笑,指了指展板上的一句诗:“直道故难容,三黜亦士师”。好一个“三黜亦士师”,分明表明他虽遭革职仍不改初衷的决心。

  “同样不顾安危为民请命的,还有大家熟知的林则徐。他出生于福建省侯官县,也就是现在的福州,他的祠堂位于今澳门路,靠近著名的南后街。”小闫边说,边带我进入第二进厅堂,一丛兰草之上,“林则徐单衔上书”的故事吸引了我的注意。同样是灾情,只是发生地点变为江苏。所谓“单衔上书”有两层含义:一是当时征税是御令,可以说不能违抗的;二是当时朝廷规定官员不能以一个人的名义上书。林则徐冒着丢官砍头的危险,断然单衔上书,奏疏长达3000余字。获准奏后,他又设立粥厂,全力救灾,并力除救灾中的舞弊行为,打击恶棍贪官,保证赈粮都发到灾民手中。

  阳光越过马头墙洒在天井里。一回身,我看见一副对联:“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无论是许还是林则徐,如果不是拥有一份报国为民的赤诚,如果不是拥有松树般刚劲的风骨,谁会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这就是为官者的担当。

  若有所悟间我绕进左厢房,见墙上照片里有几方砚台。正疑惑,小闫说:“知道端砚的出产地吗?就在广东省高要县。清雍正年间,福州永泰人黄任是广东四会县知县,兼管高要县。他是个文人,有砚癖,按常理来说,他完全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收些礼品。可黄任丝毫不贪,为购置砚石节衣缩食,终得良砚百余台,无一属于以权谋私所得。”

  谢过小闫,我独自在勤廉馆穿行。重新走过这23位勤廉人物的故事,就像走在葱茏的大榕树下,每一位人物的故事都是榕树的一段根须。而在中华大地上,还有众多知名不知名的清廉故事,就是这样发达的根系,就是这样的风骨,支撑起了繁茂的榕树,福庇后代于斯,数千年来,绵延不绝。

  城市风骨如是!国家风骨如是!(蔡怡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