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要文
专题
深度解读
纪律建设
论坛
时评
锐评
巡视
执纪
风纪
环球
文苑
社论
要闻
要文
专题
深度解读
纪律建设
论坛
时评
锐评
巡视
执纪
风纪
环球
文苑
以巡视整改肃纪明责立制
——2014年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情况透视
运用成果、倒逼改革——
从源头阻断腐败促进治本
“物资采购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是中央第七巡视组向中船集团公司指出的问题。“中央巡视不仅给我们指出了病灶,还让我们发现了自身在体制机制、监督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尤其是与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对此,中船集团在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打破固有利益藩篱,全面改革物资采购体制机制,在公开招投标、操作流程、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均作出重大调整。
“以巡视整改为契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管理,优化采购流程、重构权力配置,有利于从源头减少或消除采购行为的寻租空间和自由裁量权,降低廉洁风险、清除改革障碍。”中船集团公司一位负责同志道出了巡视倒逼改革的重要意义。
巡视发现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说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是为了堵住“出血点”,那么从体制机制、监督管理上深查原因,扎牢制度篱笆,阻断腐败产生的途径,则是在着力“除病根”。从本轮巡视整改中不难看出,以问题为导向,举一反三,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参考,已成为各单位的普遍做法。
从整改报告可以发现,在抓早抓小的同时,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将巡视成果转化落实为具体制度,用制度固化整改成效,已成为被巡视单位的普遍共识。全国工商联党组紧扣巡视意见指出的问题,在整改过程中,围绕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巡视意见指出的问题,新制定13项制度,修订6项制度。
正如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黎晓宏所说:“巡视的目的是立足管党治党、管权治吏,发挥震慑、遏制、治本作用,促进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战略目标。”巡视整改中,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深层次问题,制定和完善一批管长远、治根本的有效制度,有利于从源头上堵塞漏洞,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这也正体现了巡视的治本功能。
整治顽疾、全面发力——
让党的观念扎根国有企业
专项巡视反馈中揭露出的国企利益输送和不正之风,令人触目惊心。党的观念淡漠,主体责任不落实,是国企产生问题的总病根。在这次整改中,8家央企向利益输送、“四风”顽疾祭出狠招。
“党组成员‘带头立规矩、公开作承诺’”,针对一些领导人员及亲友和特定关系人开办关联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的突出问题,中国海运开展了第三方利益输送暨领导人员私自经商办企业专项治理,严禁并立即停止在业务经营活动中与“特殊关联企业”发生业务关系、进行业务往来。
企业领导人员的子女亲属在其管辖范围内违规经商办企业,是形成非法利益输送链条的重要一环。根据巡视整改报告初步统计,8家被巡视央企有至少271名领导干部的亲属经商办企业,其中初步统计有65人亲属的企业与单位有关联往来。对此,各企业均高度重视,督促分类整改。中石化对134名党组管理的领导人员的配偶、子女系统内从业提出了规范意见,采取跨单位调整等方式进行清理,明确清理进度,并出台管理规定,形成长效机制;东风公司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填写经商办企业情况报告表,并对报告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1名未如实申报的领导干部给予免职,对1名未按要求报告的干部作出了处分。
针对“四风”问题,南航、中国联通、东风公司、中国海运、中石化等,均施重拳治理顽疾。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治理的通知》,针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娱乐”带彩等13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在全公司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全面从严治党,国有企业不能例外。通过巡视整改情况可以看到,国有企业“重业务轻党建、重发展轻反腐”的状况正在得到扭转,党的观念和党的意识正在强化。国企党组织担起党风建设和反腐败的主体责任,使全面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将为国企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本刊记者 李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