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8年第7期

社论

严于正身律己 担当光荣使命

重要论述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赵乐际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忠实履行党章宪法赋予的职责 扎实推进国家监察全覆盖

视点辑览

一组

理论纵横

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学有所悟

把握精神实质 增强坚定决心

专题  培育新素质 塑造新形象

培育新素质 塑造新形象

担当显忠诚 奋进新时代

● 圆桌对话 ●

自身过硬才能有力担当责任

● 实践篇 ●

在全面融合中提升履职能力

敢于“唱黑脸”不怕得罪人

打造纪法皆通的专业化队伍

将“自我约束严之又严”落到实处

● 感悟篇 ●

感悟篇编者按

以“讲政治”为队伍融合凝神铸魂

在全面融合中实现“三个提升”

我的转隶融合之路

反“围猎”,关键还得自身硬

决不辜负第一任市监委主任的称谓

特别关注  读懂监察法

读懂监察法

监察法就是反腐败国家立法

监察法填补了权力监督的空白

强化自我监督的制度体现

留置是法治思维反腐的重要体现

对“谁来监督监委”作出回答

监察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独特地位

准确把握监察法的属性

一得之见

一组

学原文悟原理

答问解惑为什么说“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等一组

燕阁观察

答好自己的题,把好纪律的关

坚决跳出“紧紧松松”的循环怪圈

清风时评

再小的权力也要有监督

功成不必在我,为成功必须担当

迷恋特权是腐化堕落的根源

管好身边人是领导干部的必答题

卫士风采

生命因坚强而宽广

短评:信念是坚强的根

“四风”监督哨

欺上瞒下摆宴席 打小算盘被免职

自收自支当借口 任性接待受追究

基层正风反腐

一个“霸道村长”覆灭带来的启示

纪律讲堂:扫黑必反腐 惩恶必除“伞”

悦读·书香

毛泽东从《共产党宣言》中品出的味道

文史经纬

古语今悟 ●“人生诀要”小议

说文解字 ●“我”:集体与个人的统一

走进博物馆故宫三大殿的更名与匾联

中国古代著名监察官

谈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经验与教训

强化自我监督的制度体现
胡佳
首页
1

  监察法立足于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实践经验,吸收固化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着眼于为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将党的纪律特色融贯其中,从而实现国家监察与党内监督的有机统一,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制度体现。

  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原则。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等。这些条款都充分体现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与党的纪律处分条例中的基本原则是高度一致的。从性质和地位来看,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实现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政治机关,不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监委不设党组、不决定人事事项,本质上就是党的工作机构。监察委员会作为政治机关,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根本属性,必须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能简单套用司法机关的做法,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在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开展执纪、执法以及法治教育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突出监督是监委的首要职责。监察法规定,各级监委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可以看出,监委和纪委一样,首要职责都是监督。在党内监督实现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覆盖的同时,实现国家监察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全覆盖,是监察法的一大亮点。这个全覆盖首先是监督全覆盖,与纪律全覆盖首先是监督全覆盖一样,把监察监督挺在前面。所以,监察委员会不是一个单纯的办案机构,不仅要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还要加强日常监督,开展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大量日常“咬耳朵”“扯袖子”的工作。在填补行政监察范围过窄形成的“空白”的同时,弥补过去执纪、司法中间存在的一片广阔的空白地带,在实现党纪管住“好党员”到“阶下囚”空白地带的同时,管住“好公职人员”到“阶下囚”间的广阔领域,防止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小错误发展成大祸患。由此可见,监委监督具有鲜明的纪律特色,与纪委监督贯通为一个整体。

  贯彻标本兼治的战略方针。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标本兼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一贯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标本兼治,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对实现不敢腐而言,纪律建设就是治本之策;对实现不能腐而言,扎紧制度的笼子,实现监督全覆盖就是治本之策;对实现不想腐而言,提高觉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就是治本之策。构建“三不”机制就是标本兼治的具体体现,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总结。监察法将其作为监察工作的指导方针,凸显其纪律特色。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必要的权限和12项调查措施,目的就是为了起到惩治、震慑、遏制作用。同时,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等提出监察建议,督促其履行好主体责任,惩防并举、标本兼治。

  监察法的出台实现了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执纪与执法贯通起来,将制度优势转化成治理效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省纪委监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