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共产党宣言》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研读了一生,也向党内推荐了一生。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纲领和共产主义者的第一个宣言,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共成熟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极大。自1920年开始接触起,《共产党宣言》便成为毛泽东一生读的次数最多的书。早在1939年底他就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之后每年他都要把《共产党宣言》读几遍,至于到底读过多少遍,已经无法统计。他研读了一生,也向党内推荐了一生。他从中品出了众多的味道。
坚定信仰和永不动摇的味道
毛泽东自己说过,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通过读《共产党宣言》等书确立起来的。并且也是通过读这些书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1936年10月,他就对美国记者斯诺说过:1920年在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我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极少数共产主义文献的中文本。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他说的这三本书,就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他还说:“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与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样,是在长期苦苦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过程中,经过对各种思潮、主义的反复推求比较,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毛泽东从此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坚定追求共产主义事业,“一直没有动摇过”。所以说,《共产党宣言》带给毛泽东的影响中,最大的影响,就体现在理想信念上。这种信仰的味道,他一生都在品味。
统一集中和遵守纪律的味道
早在大革命时期的1926年3月18日,毛泽东就在广州的一次集会上运用《共产党宣言》里的观点分析总结巴黎公社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的问题,指出了其中“两个主要原因”,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集中的有纪律的党作指挥”,“以致内部意见纷歧,势力分散,而予敌人以可乘之机”。他还指出,要使我们的事业成功,“必须势力集中行动一致,所以有赖于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党来发号施令”。在领导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以及后来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强调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集中的有纪律的党作指挥”,在军事上则强调“党指挥枪”的总原则。这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从《共产党宣言》中体会出的味道。
对党忠诚和襟怀坦白的味道
《共产党宣言》认为,共产党人要对党忠诚,不能对党隐秘自己的观点与意图。毛泽东经常用此观点来教育同志,对党忠诚、襟怀坦白。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新情况,比如:党内一度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分歧,也有人骄傲自满起来,甚至在一些局部上出现分散主义和背离党的团结统一等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毛泽东在1955年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提醒党内同志:“不要因为我们的工作有成绩就骄傲自满起来,应该保持谦虚态度,向先进国家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同志间也要互相学习,以求少犯错误。”同时他在批评党内少数人“玩弄阴谋,进行秘密活动,在同志背后进行挑拨离间”时,再次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话:“共产党人认为隐秘自己的观点与意图是可耻的事。”毛泽东提醒大家:“我们是共产党人,更不待说是党的高级干部,在政治上都要光明磊落,应该随时公开说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对于每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表示自己或者赞成或者反对的态度。”他特别强调:绝对不可以“玩弄阴谋手段”。
团结奋斗和永久奋斗的味道
毛泽东始终认为,要成就党和人民的事业,共产党人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以要树立起团结奋斗和永久奋斗的意志。1937年5月,在延安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讲到“革命前途问题”时,就引用《共产党宣言》中有关“革命转变论”的思想,来说明共产党人的目标任务。他明确提出,革命的前途分为“上篇与下篇”两篇大文章来做,“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也就是先“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然后“争取社会主义胜利”。他认为,共产党人与其他任何党派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他号召党内同志把当前革命任务与长远革命目标结合起来。
1939年5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借谈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和“永久奋斗”精神,再次与青年们谈到读《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什么是“永久奋斗”?毛泽东解释说:“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这个永久奋斗是非常要紧的,如要讲道德就应该讲这一条道德。”他强调,共产党人是这样一种人,“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方向是不可动摇的,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来坚持这个方向”。
指导实践和发动群众的味道
毛泽东特别强调,读马列著作、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要先读出味道,才能拿去指导实践。1945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结论报告时,曾经专门向全党推荐《共产党宣言》等五本经典著作,特别说过这些著作里有“味道”:“我们可以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一年看不通看两年,如果两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毛泽东本人读《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就是这样常读常新的;也是这样带着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们从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角度不断研读的。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多次提到并阐发过《共产党宣言》中有关运用理论去发动群众的思想。他在提出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时,特别提醒大家:“一八四八年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放手发动群众的方针。”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毛泽东总要大力提倡全党学习马列主义,品出理论的味道,并运用《共产党宣言》的思想理论来引领全党和人民走向光明的前途。
寻找智慧和解决疑难的味道
凡是遇到难题、挫折或思想上的困惑,毛泽东总要冷静反思和总结经验,同时给党内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开列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书单。而每次开列书单,都包括《共产党宣言》或者第一本就是《共产党宣言》。毛泽东要求全党读马列著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解答思想上的疑难。毛泽东曾经在提到他最早读《共产党宣言》等书得到什么启发时说过,“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他还说过:“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而当遇到的问题得到解疑释惑以后,毛泽东又回到实践中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变理论为行动的指南。
带着问题读,遇到难题读,读懂以后再与实践相结合,把其中的深刻道理运用于中国社会实践,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行动的指南,这些,就是毛泽东研读和运用《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的基本流程。
作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