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举办13期培训班,其中业务辅导班10期,预计培训766人次……”这是甘肃省白银市纪委2018年全年的培训计划安排。针对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监委组建以后,白银市纪委监委着眼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 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双管齐下,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综合能力,打造纪法皆通的“专才”,砥砺淬炼新时代反腐铁军。
培训:解疑释惑夯实理论基础
转隶之初,白银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于瀛同大多数转隶过来的检察院干部一样,对于“四种形态”基本理解为:要么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谈话提醒;要么第四种形态,查办大案、捉“大老虎”。“对四种形态的理解不深不透,存在不会用的问题。”
为了让转隶干部在思想融入、感情融入的同时,加快业务融入“进度”,白银市纪委监委在合署办公的第二天,立即组织了首期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班,为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补课”。培训班既有针对转隶干部设置的纪检基础业务知识课程,也有针对原纪检监察干部设置的查办贪污罪等反贪反渎基础业务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纪检监察干部能够解决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大多数问题。
“回想起曾接触过的职务犯罪嫌疑人,常在忏悔书中写到,如果组织能够早点发现、及时提醒,他们也不会在犯罪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在参加完这次培训后,于瀛说,“这让我明白,小事小节中也有党性、有原则,‘四种形态’,一个都不能少。”
“这次培训能起到统一思想、解疑释惑的目的,与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是分不开的。”白银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何继先表示,市纪委监委从培训目的、主题确定、内容审定、交流发言等等,提前进行了周密安排,培训期间学员互动积极,应当说达到了既强化队伍纪律规矩意识,又提升综合能力素质的预期目标。
截至目前,市纪委监委已举办了2期业务培训班。下一步,将加大30人以内小班的比重,“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让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有大的提升。
实践:互帮互助补齐业务短板
2018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八,白银市委大院外的广场上节日氛围依然浓厚,三五成群的群众分享着节日的各种喜悦。白银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办公室里也聚集着三个人,气氛热烈地讨论着。所不同的是,他们已经走出了节日喜庆氛围,沉浸于分析手中问题线索的紧张忙碌中。
“从线索本身来看,平川区某镇扶贫领域资金的使用可能存在违规问题。”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李林说。
“很有可能,对于涉及扶贫领域资金使用的线索,我们应当更重视。”与李林搭档近十年的吕佳接过有关材料,仔细看了看后说,“要不要明天一早下去核实?”
“我看行,但必须履行审批程序,这一点任何时候不能忘。这方面李敏峰这个‘小老纪检’要比你强哦。”对于吕佳这个一向急火火的性格,李林早已习惯,但他还是严肃地提醒,要时刻绷紧纪律与规矩这根弦,虽然这只是反映基层的事,但该走的程序一项都不能少。
这样的情形,经常在白银市纪委监委内上演。据了解,纪委监委合署办公以来,为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更有效地推进工作,市纪委监委通过以案代训、结对互助等方式,让每名干部既做教员又做学员,在全员齐学习共努力互比较的氛围中补齐短板,实现了知识储备的融合提升。
统筹:“混合使用”提升履职能力
“成丽萍同志,在岗位安排上,我们坚持组织统筹与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你现在的岗位,建议你到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你有什么意见?”
“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这是改革试点启动后,白银市纪委领导班子与拟转隶干部开展多轮次、全覆盖谈心谈话的一幕。组织谈话工作的市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王自军介绍,通过深入细致的谈心谈话,既摸清干部的思想动态,又充分掌握其性格特点、专业特长,为下步量才使用、人岗匹配奠定了基础。紧接着,通过实行纪委干部与转隶干部交叉混岗,既营造“进一家门,讲一家话,干一家事”的良好氛围,又搭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工作平台。据了解,从监委挂牌到现在的短短三个月内,市纪委监委机关内部调整交流35人次,占机关总人数56%。
此外,白银市纪委监委还统筹全市力量,有计划地抽调机关各部室、派驻机构、县区纪委监委干部,特别是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调查)部门中的年轻干部,参与省纪委监委专案组重大案件查办,参加本市巡察、纪律审查、专项检查等工作,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弥补自身专业素质短板,提升业务能力。仅2月份,市县(区)6名纪检监察干部就被推荐到省纪委监委参与审查调查工作。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纪检监察干部能力提升没有止境。“下一步,我们将在增强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日常监督、执纪审查、依法调查能力,培养一支既精通党章党规党纪、又精通法律法规的专业化干部队伍。”白银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海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