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8期

社论

驰而不息抓作风 行到深处是坚持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重要论述摘录

学习体会

加强作风建设 务求严细深实

学有所悟

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

我们党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步步走来

实践好“四种形态”就是深化“三转”的方向

专题  坚守节点 狠刹“四风”

锲而不舍 挺纪在前

做法成效

河北汇聚群众监督正能量

天津创新监督方式全力围堵“四风”

湖南把“四风”问题列为执纪审查必查内容

湖北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山东做好查处“四风”问题的后半篇文章

调查分析

大操大办歪风须狠刹

莫把福利变“腐利”

任你再换“马甲” 我自紧盯严查

小月饼折射风气大变化

违规“红包”上了互联网也走不远

“四风”监督哨

与商交亲而不清 挨处分悔之已晚

搞变通谋“福利” 存侥幸受处分

半月杂谈

不讳疾,不忌医

燕阁观察

引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

“四风”再顽固,架不住坚持不懈“反”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盯节点,反“四风”的窍门

“腐败怪环境”的逻辑太荒谬

既要“见事见人”,又要“对事不对人”

虚拟空间,身份意识别虚化

特稿

实践“四种形态” 发挥“探头”作用

实践探索

利剑出鞘

成都:督查督办力促责任追究到位

西安:聚焦“关键少数” 用好问责“撒手锏”

福州:履责问责有清单 离岗退休责不免

邯郸:履责无死角 问责不留白

释疑答问

在干部考核中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如何定性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风范

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古语今悟
“做事关键”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程颢:“识仁”感通百姓心

家训品读
诸葛亮诫子:淡名利 志高远

说文解字
“民”:国家之本 执政之基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长征女红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绝不掉队

林伯渠严明筹粮纪律

虚拟空间,身份意识别虚化
首页
1

  前不久,某地纪委对一起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参与组建微信群,传播破坏社会秩序的消息和所谓“市民请愿书”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人,诫勉谈话5人,批评教育40人。消息公布后,关于党员干部玩微信不能闯哪些禁区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据最新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网络已深度融入和影响国人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互联网在提供海量信息以及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秩序和观念构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带来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新挑战。

  党员干部队伍中也有不少“资深”网民,由于对虚拟空间的认识和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参差不齐,他们在网上的行为方式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党员干部在网络空间遵规守矩,但也有人觉得网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必过于较真;有的认为虚拟空间的特性就是开放包容,个人理应享有比现实生活中更大的话语权;还有的认为“我的地盘我做主”,个人的网络空间是私人领地,从循规蹈矩的现实生活来到虚拟世界,就是想摆脱束缚,做“最真的自己”。于是,少数党员干部在网上不辨是非、人云亦云,甚至口无遮拦、大放厥词。从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党员干部违纪典型案例可以看到,借助微信朋友圈、qq等社交工具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的有之,转发、传播不实谣言的有之,挑拨、煽动群众不满情绪,恶意谩骂与欺诈的也有之。凡此种种,助长了网络空间的不正之风,污染了网络生态,进而影响舆论环境和公共秩序。

  其实,网络世界并非“纪”外之地,置身其中,身份可以虚拟,身份意识却不能虚化。虚拟空间离不开现实土壤,任何人在网上的交流对象都不限于亲人朋友,所谓的网上“朋友圈”早已超越了私密空间的范畴,具备相当的公开性。这就决定了,网民也必须遵守国家法律,网上并不存在漫无边际的自由。相较于其他网民,党员干部更应明白,哪怕身处虚拟空间,党员意识也须臾不可淡忘;纪律红线在网络空间依然适用,党规党纪规定不该说的,在网上也不该说,规定不能做的,在网上也不能做;即使遨游网络,也一样要明辨是非、守住底线。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讲到,每一个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也应该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在虚拟空间同样如此。如果线上与线下截然不同、言行不一,岂非另一种表现形式的“两面人”,谈何忠诚老实,谈何严格自律?党员干部还应清楚,监督无处不在,没有暗门死角,以为在网上匿名隐身了就可以乱评妄议,跟风“闯红灯”,最终只不过是自欺欺人。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重要阵地。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党员干部首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也不能满足于当“看客”,还应强化党员意识,胸怀责任、勇于担当,擦亮眼睛、保持警惕,增强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坚决抵制网上各种极端化、非理性的杂音噪音,主动参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为守护亿万人民共同的网上精神家园而努力。(江苏 翁宏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