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8期

社论

驰而不息抓作风 行到深处是坚持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重要论述摘录

学习体会

加强作风建设 务求严细深实

学有所悟

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

我们党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步步走来

实践好“四种形态”就是深化“三转”的方向

专题  坚守节点 狠刹“四风”

锲而不舍 挺纪在前

做法成效

河北汇聚群众监督正能量

天津创新监督方式全力围堵“四风”

湖南把“四风”问题列为执纪审查必查内容

湖北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山东做好查处“四风”问题的后半篇文章

调查分析

大操大办歪风须狠刹

莫把福利变“腐利”

任你再换“马甲” 我自紧盯严查

小月饼折射风气大变化

违规“红包”上了互联网也走不远

“四风”监督哨

与商交亲而不清 挨处分悔之已晚

搞变通谋“福利” 存侥幸受处分

半月杂谈

不讳疾,不忌医

燕阁观察

引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

“四风”再顽固,架不住坚持不懈“反”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盯节点,反“四风”的窍门

“腐败怪环境”的逻辑太荒谬

既要“见事见人”,又要“对事不对人”

虚拟空间,身份意识别虚化

特稿

实践“四种形态” 发挥“探头”作用

实践探索

利剑出鞘

成都:督查督办力促责任追究到位

西安:聚焦“关键少数” 用好问责“撒手锏”

福州:履责问责有清单 离岗退休责不免

邯郸:履责无死角 问责不留白

释疑答问

在干部考核中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如何定性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风范

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古语今悟
“做事关键”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程颢:“识仁”感通百姓心

家训品读
诸葛亮诫子:淡名利 志高远

说文解字
“民”:国家之本 执政之基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长征女红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绝不掉队

林伯渠严明筹粮纪律

锲而不舍 挺纪在前
——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和深化节点纠“四风”工作概览
本刊记者 杨巨帅
首页
1

  又到中秋、国庆节点。

  三年多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率先垂范和中央纪委的持续推动下,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形成了逢节点正风肃纪更紧更严的工作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我们既要用铁的纪律整治面上的顶风违纪行为,更要睁大火眼金睛,任凭不正之风‘七十二变’,也要把它们揪出来,有多少就处理多少。”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需要我们有永远在路上的恒心,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也需要我们针对“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花样,变换打法。

  2016年3月4日,王岐山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中共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每年都要有新招数、释放新信号”,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双节”来临,各地抓节点、纠“四风”又有哪些新招数?

  新招——专项调研推动节点正风

  8月31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他强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紧盯中秋、国庆节点,持续发力加压,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四风”问题,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

  此次调研,开启了今年中秋、国庆抓节点的序幕。以到国家部委调研释放正风肃纪信号,这在十八大后历次抓节点工作中颇为少见。据悉,除中央国家机关外,中央纪委还将以节点为契机,选取部分省区市、中央企业进行调研,全面摸排当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总体情况。

  2013年1月23日,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抓下去,经常抓、长期抓,必见成效。同年8月下旬,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四风”要持之以恒的重要批示精神,正式提出纠正“四风”必须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抓节点、正风纪成为改进作风的重要举措,年年坚持、步步深化,沿用至今。

  战略一以贯之,战术不断创新。

  从2013年五一前夕,中央纪委领导同志分头约谈53家派驻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督促中央和国家机关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2014年五一、端午前夕,中央纪委驻会副书记分赴七地考察调研,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进行督导;从2013年中秋前,王岐山同志赴天津考察,提出党风政风与民风社风辩证关系,到2015年中秋国庆节点,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调研时,要求各级党委、纪委要守住节点、寸土不让,越往后执纪越严,再到2016年五一前夕,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部分中央企业、中央金融机构纪委(纪检组)负责人调研座谈会,强调守住底线,严防反弹,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每逢重要节点,中央纪委都会采取不同形式,释放强烈信号,浓厚节点正风肃纪的氛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也非一日之功。”作风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反“四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正风肃纪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而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下去,如果前冷后热、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扭住“四风”不放,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正如钉下一枚枚钉子,钉出了纪检监察机关改进作风的清晰路径和不变节奏。

  狠招——专题通报促人猛醒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王阳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借出差之机公款旅游”“吉林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谷春立公款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浙江省宁波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违规出入私人会所、违规使用公务用车、享乐奢靡”“安徽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杨振超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河南省委原常委、洛阳市委原书记陈雪枫违规安排工作人员陪读、违规出入私人会所”……

  2016年9月初,中央纪委通报五起执纪审查中发现的中管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通报一出,反响强烈,各家媒体纷纷转载评论,形成舆论热点。有媒体梳理发现,专题对中管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尚属首次。不因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忽视对“四风”问题的查处和通报,而是深挖细查、决不放过并进行专题通报,这明确传递了中央纪委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坚持以上率下,看住“关键少数”越往后执纪越严的清晰信号,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树立了标杆。

  自2013年3月,中央纪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以来,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成为纪检监察机关放大震慑作用的有效手段,严正表明了针对“四风”问题从严执纪的鲜明态度,也一次次亮出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作风纪律的“高压线”。

  “对违规违纪干部进行点名,毫不留情,使违规违纪的处理更具体、更透明,社会效果也会更好。”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对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由衷点赞,“群众会认为我们党对党员干部违规违纪的处理更实实在在;对党员干部来讲,则更是触动内心的警示。”

  中秋节前夕,专题通报曝光中管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如一针清醒剂,使不少党员干部心头一震、神经一紧,着实为节点正风作了充分的预热。不到一周后,中央纪委又再次以专题形式对6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公开曝光,提醒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枢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带头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为全国各级党组织树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榜样,形成以上率下、层层带动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落地生根。

  实招——上下联动更快更密

  2016年9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欢迎干部群众举报中秋国庆期间公款吃喝旅游收送节礼等违规违纪问题。当天,全国大多数省区市、副省级城市的官网主页上都开辟了“直通中央纪委”的监督举报渠道,不少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的微信公众号也推送了专区的开通新闻和链接。节点正风,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迅速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为浓厚节日期间的监督执纪问责氛围打下了良好基础。

  除了转发、转载中央纪委发布的节点正风信息,形成整齐划一的“战备状态”之外,各地各部门也竞相采取“自选动作”,迈出上下齐心、同纠“四风”的坚实步伐——财政部、国税总局等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党组书记、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并讲话,派驻纪检组负责同志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党员干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河北、青海、内蒙古、西藏、重庆等地纷纷发出节点正风通知,强调紧盯两节期间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一俟发现,绝不姑息;中投公司、中国航发集团突出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进行问责……

  借助“互联网+”,拓展监督渠道,形成全天候、全覆盖的“四风”监督网,也是各地各部门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节点期间,山西、浙江、江西、海南、辽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都积极发挥新媒体、新技术作用,开通网上举报、“随手拍”、微信举报平台等渠道,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永远在线的“探头”。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抓作风就要抓常抓细抓长,就要落细落小落实,就要求新求变求效,那种试图毕其功于一役、动不动就想画句号的想法,既不现实,也是对改进作风规律的违背。重要节日是作风建设的关键“节点”,事关将作风建设打造成亮丽名片的全局、事关党员个体良好习惯的巩固,必须严防死守、寸土不让,以钉钉子精神,狠狠钉好、钉牢每一个节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