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8期

社论

驰而不息抓作风 行到深处是坚持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重要论述摘录

学习体会

加强作风建设 务求严细深实

学有所悟

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

我们党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步步走来

实践好“四种形态”就是深化“三转”的方向

专题  坚守节点 狠刹“四风”

锲而不舍 挺纪在前

做法成效

河北汇聚群众监督正能量

天津创新监督方式全力围堵“四风”

湖南把“四风”问题列为执纪审查必查内容

湖北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山东做好查处“四风”问题的后半篇文章

调查分析

大操大办歪风须狠刹

莫把福利变“腐利”

任你再换“马甲” 我自紧盯严查

小月饼折射风气大变化

违规“红包”上了互联网也走不远

“四风”监督哨

与商交亲而不清 挨处分悔之已晚

搞变通谋“福利” 存侥幸受处分

半月杂谈

不讳疾,不忌医

燕阁观察

引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

“四风”再顽固,架不住坚持不懈“反”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盯节点,反“四风”的窍门

“腐败怪环境”的逻辑太荒谬

既要“见事见人”,又要“对事不对人”

虚拟空间,身份意识别虚化

特稿

实践“四种形态” 发挥“探头”作用

实践探索

利剑出鞘

成都:督查督办力促责任追究到位

西安:聚焦“关键少数” 用好问责“撒手锏”

福州:履责问责有清单 离岗退休责不免

邯郸:履责无死角 问责不留白

释疑答问

在干部考核中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如何定性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风范

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古语今悟
“做事关键”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程颢:“识仁”感通百姓心

家训品读
诸葛亮诫子:淡名利 志高远

说文解字
“民”:国家之本 执政之基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长征女红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绝不掉队

林伯渠严明筹粮纪律

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追记浙江省淳安县纪检干部余延安
本刊记者 黄武
首页
1

  见到他,已是一尊定格的遗照:宽阔的额头,圆圆的脸庞,方框眼镜架在鼻梁上,两撇胡子盖住微笑的嘴角,朴实中透着和蔼可亲。

  这是一个平凡的汉子。但他却用49年的短暂人生,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扎根纪检岗位14年,离世前还在坚持工作;10年来,审理的700多件违纪案件没有一起申诉复议;从没因为自己和家人的事情向组织开过一次口……他就是浙江省淳安县纪委案件审理室原副主任——余延安。

  工作证上,他的笑容依旧祥和,就像他从未离开。

  蓦然低首,有泪落下。

  选择了这份担当,在岗一天就要尽责一天

  2002年5月,余延安从淳安县二轻工业总公司调入县纪委信访室。自那以后,他一直坚守在监督执纪第一线。

  当时,淳安县来信来访总数常年居高不下。为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淳安县纪委推行“多办少转,下管一级”的举措。于是,去乡镇调查信访件成了余延安的日常工作。

  2003年初,一份举报宋村乡宋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某滥用职权、打击报复的信访举报件,摆到了余延安的面前。他带着刚到信访室不久的王伟霞,来到宋村乡,在会议室里与举报者一直谈到晚上9点。“有一个谈话对象晚饭喝醉了酒,余延安坚持等他清醒了再谈。这一等就是3个多小时。”谈起那次信访调查,王伟霞记忆犹新。最终,问题水落石出,李某被给予党纪处分,村民的心平了,气也顺了。

  “基层信访工作繁琐复杂,难度和压力都很大,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余延安平时话少,但干起事来特别认真。他经手的每一个信访件,都要经过十分认真的调查,才会进行答复。”时任县纪委信访室主任的方向东回忆。

  2003年下半年,大墅镇大墅村原村支书方某,因乱砍滥伐林木以及受贿问题,经县纪委查实,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判处有期徒刑7年。但部分村民根据村里账目梳理出129个问题,多次联名上访,希望加重判罚,事情在当地闹得沸沸扬扬。

  作为信访件主办人的余延安,深知问题的复杂性。他立即找来案卷,对村民反映的129个问题逐一展开核查。那段时间,到办公室最早的,是他;去食堂最迟的,是他;离开办公室最晚的,还是他。不到1个月的时间,余延安完成了长达76页的调查报告。这时的他虽然面容憔悴,但对相关情况已经了然于胸。

  信访反馈当天,大墅村会议室里围坐着30多名情绪激动的村民。大家七嘴八舌,场面非常混乱。余延安见状,用当地土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信访焦点和关键问题耐心解释,渐渐取得了村民的理解。从下午1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多,整整10个小时!余延安的反馈不仅专业,而且坦诚。他把村民们提出的129个问题捋得一清二楚。最终,村民代表一致表态,“老余,我们相信你。这个事情就到此为止,我们不再上访了!”就这样,一起群体访、重复访被余延安化解了。

  由于长期高强度工作,余延安被查出患上了糖尿病。医生告诫他一定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能劳累。可一出医院,他就把检查报告塞进包里继续工作。身体浮肿,他一声不吭;腿脚溃烂,他默默忍受;视力下降,他也不在意。

  有人问他:“你是老同志了,身体也不好,干嘛这么拼?”

  余延安说:“我们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受得住这样的辛苦。只要在岗一天就要尽责一天。”话虽平淡,却是余延安14年纪检工作的真实写照。

  承办的每一起案件,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005年1月,淳安县纪委进行干部工作调整,余延安来到了案件审理室工作。虽然只是科室的调整,但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如何准确无误地做好定性量纪,对余延安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执纪审查案件数量大幅上升,工作量也急剧增加。然而,余延安审理案件的质量并没有因此下降。

  在余延安的眼里,案件审理是一条不可忽视的生命线,案件审理把关严,纪律审查的质量相对就高。同事汪爱莲曾亲眼见识过余延安工作中的“吹毛求疵”。2013年在审理一起案件时,余延安发现材料当中唯独少了一份任职情况。“违纪者担任的职务与接受党纪处分的事实之间到底有没有关联?”余延安的心里打上了一个问号,他坚持要把材料补齐。

  “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延安是在很仔细很认真地审理这些案件。”提及三年前的往事,汪爱莲仍对余延安认真较真的态度打心眼里佩服。

  2015年7月,姜家镇纪委对玉泉村多名干部违规违纪问题进行查处并上报县纪委。余延安和同事认真审核,提出4个案件中有3个处理偏轻的意见,按程序报批后向镇纪委作了反馈。

  “余主任,一下子处理这么多人,从开展工作考虑,可不可以相对从轻一点?”听到消息,姜家镇纪委副书记章允海抱着案卷,匆匆赶来跟余延安商量。

  “纪委必须依规执纪。”“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越往后执纪越严。”余延安有理有据,态度鲜明。姜家镇党委最终按照县纪委提出的意见,对玉泉村违纪党员干部做出了严肃处理。事后,余延安还给姜家镇党委书记打电话沟通,得到了书记的理解和支持。

  审理是执纪审查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每审理一个案件,都需要翻阅厚厚的案卷,对照党纪党规逐条逐项细致核对,没有一点坐冷板凳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余延安不仅坚持了10年,而且没有一天松懈和疲怠。10年来,他审理的700多件违纪案件,没有一起申诉复议。

  在多年纪检工作中,余延安感到,基层执纪审查固然很难、很辛苦,但对业务能力的要求却一点儿也不能打折。审理案卷之余,他总结工作心得,编写了《淳安县基层纪检组织案件办理审理实用手册》和《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模拟案卷》两本书。如今,这两本书仍是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必备的业务指导书。

  糖尿病引发多种并发症,病痛袭来,余延安仍以百倍赤诚的心去拥抱他热爱的工作。去年1月23日,他因多器官衰竭,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脱离生命危险后,查出他患上了尿毒症,必须每天花费10多个小时进行腹膜透析。就算这样,他仍然坚持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直到去世,很多同事都不知道他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当了纪检干部,对自己的要求就要比普通党员更高

  余延安出生在淳安县大墅镇老岭村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父亲常常跟他说:“路过别人家的果树,头都不要抬。自己家的果子采下来要分给别人吃。”朴素的话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在幼年余延安心里烙下了深刻印记。

  到县纪委后,余延安始终牢记着一句话:“我是纪委的干部,对自己的要求要比普通人更高。”多年前,一位熟人想请余延安帮个忙,送了一箱牛奶。在读小学的儿子余亨想打开喝一盒,却被余延安厉声阻止:“这个牛奶不能打开,我要退给他的。你想喝,等会儿我去给你买。”年幼的余亨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直到长大后才体会到父亲的坚守。

  余延安去世后,妻子汪海女整理他的遗物时,在钱包夹层里发现了一张8000元的银行汇款票据。“从来没有听延安提起过。”汪海女觉得很疑惑。经核实,这8000元是同事们得知余延安病情加重自发捐款给他的,而他却转赠给了瘫痪在床的大学校友方有仁。

  事实上,余延安家中并不宽裕。这些年来,他的妻子下岗,儿子考上大学,加之每月要还房贷,日子时常捉襟见肘。单位领导和朋友考虑到余延安家的困难,都曾提出帮他妻子协调解决工作。可余延安不止一次地说:“因为我是纪检干部,不能走特殊途径给老婆安排工作;欠了别人的人情,会影响我今后干执纪审查工作。”

  “他从来没有向我们提过任何要求,也没有因为身体不好耽误工作。有时候遇上疑难问题,他还主动站出来解决。”每每回忆与余延安共事的点点滴滴,许多同事都眼中含泪。2015年初,考虑到余延安的身体状况,单位安排了一辆车和一名干部陪同他去杭州做进一步治疗。可没想到,第二天,余延安在哥哥的陪同下坐大巴去了杭州。“生病毕竟是自己的事,不能占公家的便宜。”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他如此解释。

  余延安不仅拥有杭州大学哲学系的学历,还从事过经济工作,获得了律师资格证。作为在纪委工作了14年的“老同志”,有资历、有能力的多面手,他却显得有些“不求上进”。淳安县纪委的中层干部,每两年都要重新竞聘上岗。2012年,别人都报了名,余延安却没报,组织上再三动员,他才报名竞岗。2014年,余延安又没报名,这次他婉拒了组织的多次挽留,坚决从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面对旁人的不解,余延安说:“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都一样为纪检监察事业出力。我身体不好,还是把机会多留给年轻人,让他们快快成长。”

  这就是余延安,基层纪检战线上一名普通的纪检干部。他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在他身上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他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书写出一名纪检干部无愧无悔的一生。

 

 

短评:

 

  坚守的光辉

  回忆余延安短短49岁的人生,周围的亲人、同事、朋友都想不起他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也找不出他有过什么耀眼的荣誉、轰轰烈烈的事迹。可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汉子,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坚守着纪检干部的责任担当,坚守着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不忘初心,永葆本色。他,是真正的英雄。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14年,余延安本可以按部就班地晋升职务,可他却选择“把机会留给年轻人”;领导朋友纷纷施以援手,余延安本可以解决妻子的工作,可他却担心“欠了人情会影响纪检工作”拒绝了;多器官衰竭每天腹透10多个小时,余延安本可以在家休息疗养,可他却坚持“只要在岗一天就要尽责一天”。

  一名基层纪检干部,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共产党员身份的弥足珍重,为的是对纪检干部职责的初心不改,为的是对党和人民利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

  余延安,就像千岛湖重重山峰上那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寂静无言、质朴无华;就像千岛湖中点点滴滴的万顷碧水,平和无争、深邃辽阔。

  抬首凝望,浮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个长期坚守在执纪监督一线的身影、深夜坚守在寒雨孤灯下的身影、生病时仍坚守在纪律审查现场的身影……他们是一群普通的纪检干部,余延安是他们中的一员。

  在一份份骄人的成绩单上,我们看不到他们的名字,但正是这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卫士,维护着党章党规党纪,维护着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平凡坚守中散发出永恒的光辉。 (童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