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8期

社论

驰而不息抓作风 行到深处是坚持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重要论述摘录

学习体会

加强作风建设 务求严细深实

学有所悟

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

我们党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步步走来

实践好“四种形态”就是深化“三转”的方向

专题  坚守节点 狠刹“四风”

锲而不舍 挺纪在前

做法成效

河北汇聚群众监督正能量

天津创新监督方式全力围堵“四风”

湖南把“四风”问题列为执纪审查必查内容

湖北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山东做好查处“四风”问题的后半篇文章

调查分析

大操大办歪风须狠刹

莫把福利变“腐利”

任你再换“马甲” 我自紧盯严查

小月饼折射风气大变化

违规“红包”上了互联网也走不远

“四风”监督哨

与商交亲而不清 挨处分悔之已晚

搞变通谋“福利” 存侥幸受处分

半月杂谈

不讳疾,不忌医

燕阁观察

引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

“四风”再顽固,架不住坚持不懈“反”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盯节点,反“四风”的窍门

“腐败怪环境”的逻辑太荒谬

既要“见事见人”,又要“对事不对人”

虚拟空间,身份意识别虚化

特稿

实践“四种形态” 发挥“探头”作用

实践探索

利剑出鞘

成都:督查督办力促责任追究到位

西安:聚焦“关键少数” 用好问责“撒手锏”

福州:履责问责有清单 离岗退休责不免

邯郸:履责无死角 问责不留白

释疑答问

在干部考核中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如何定性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风范

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古语今悟
“做事关键”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程颢:“识仁”感通百姓心

家训品读
诸葛亮诫子:淡名利 志高远

说文解字
“民”:国家之本 执政之基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长征女红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绝不掉队

林伯渠严明筹粮纪律

“四风”再顽固,架不住坚持不懈“反”
首页
1

  9月,中央纪委一周内连续两次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日,首次通报了5起执纪审查中发现的中管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日,又对6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密集的通报,释放出盯牢“四风”、越往后执纪越严,以及抓关键少数,从中高级领导干部、中央国家机关做起,以上率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强烈信号;同时也将“四风”的顽固性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反“四风”,决心不可谓不强、力度不可谓不大、措施不可谓不严,但仍有人我行我素、不撞南墙不回头。今年上半年全国查处的19160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发生在2015年以后的就占45.2%,显示了反“四风”防反弹任务艰巨。

  顽固首先在于观念上根深蒂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忘却高标准、缺乏高尚价值追求的人那里,搞“四风”、追求物质享受,当然甘之如饴。于是,有的党员干部嘴里喊着反“四风”,心里并不真反,欲望的小火苗还在心里扑腾,正如天津市教育科学院原院长武红军所说,“两天没个饭局就缺点啥”,仍蠢蠢欲动伺机“出手”。还有的党员干部仍在不合时宜地把“四风”当作小问题,职位高的认为自己“官”大,像超标接待、出入会所这样的事微不足道,真管也管不到我这里,组织不会拿这种小事为难自己;职位低的认为自己掌点小权,干不了什么大事,平时吃点收点捞点,就算变相的福利,比起那些贪污受贿上千万的腐败分子,自己只是“毛毛雨”。在这样的心态下,有的干部顽固得让人匪夷所思,就像湖北某县一名干部中午大摆生日宴,被纪委抓了个现行,结果晚上竟再次摆起酒席,完全不把纪律放在眼里。殊不知,中央反“四风”的决心坚如磐石,对党员干部而言,不管职务高低,“四风”问题都绝非小事。

  顽固其次在于不断变异、花样翻新。高压之下,不甘服输的“四风”自然会改头换面、转入地下,企图负隅顽抗。惯用的招式无外几种:

  隐蔽享乐型,吃喝藏食堂、高档酒换瓶装、聚会转会所等。比如,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公安局将新建的物资装备库两个房间进行豪华装修,用作内部接待包厢,可谓煞费苦心。瞒天过海型,改头换面巧报销、私车公养占便宜、风景区挂上廉政牌等。比如,湖南一医院领导班子居然开会专门研究,伪造饭店老板为临时工、通过虚领工资的方式支付招待费,如此汇聚“集体智慧”规避八项规定精神,真是“殚精竭虑”。分散游击型,分批多次办婚宴、吃喝发票拆开报、电子红包累次发等。比如,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某村支书,采取非正式宴席、流水宴等方式,3天分批次办了70多桌女儿“出阁”宴,算是“操碎了心”。

  百出的“花样”,尽管“乱花渐欲迷人眼”,让那些破纪者有了盲目的自信、违纪的“底气”,但万变不离其宗,终将逃不过监督的“火眼金睛”。

  对于“四风”问题的顽固性怎么看?有人面对顽固反复、屡禁不止的“四风”,感到纠治无望,因此产生悲观情绪,“反正治不了,干脆别管了”。其实无须大惊小怪,要知道,世界上从没有一帆风顺的复杂斗争。自古以来,人类与病菌、雾霾等邪恶事物的斗争,都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就像面对夺去数以万计人生命的细菌感染,人类艰辛探索,直到1928年才发明青霉素,再到1943年才将其应用于临床;令人讨厌的雾霾,是工业革命以后就盘桓在人类头上的一片阴影,至今还在与它作殊死较量。“四风”问题同样如此,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也要准备与其打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还要看到三年多来,党中央对长期积攒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从上到下、各个领域都压缩了会议、精简了文件,减少了评比达标,全面清理了超标配备公车、办公用房,停建了楼堂馆所,狠刹了公款送月饼、节礼等行为,坚决整治了“会所中的歪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充分说明,“四风”并不是打不败的怪物,不是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要树立足够的信心,坚持不懈、驰而不息地抓下去,邪终究压不倒正,一定能取得反“四风”的最终胜利。

  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孙莘老问文坛泰斗欧阳修,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有没有终南捷径。欧阳修笑答,唯勤读书而多为之,无他术。我们与“四风”的斗争,同样如此,不可能抄近路、走捷径,幻想一段时间、“几次冲锋”,就把它消灭掉。唯有坚持坚持再坚持,以坚强的政治定力,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工作智慧,升级更新方法,加大肃纪力度,方能盯死盯牢、久久为功。舍此以外,别无他途!(黄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