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贯彻方针锻利剑
中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
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 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利剑高悬 震慑常在
导语
成效篇
明确中央巡视工作方针
创新篇
巡视创新关键词
展望篇
创新无止境
专访
访中央巡视组原组长陈光林
文苑
“做人做事”小议
社论
贯彻方针锻利剑
中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
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 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利剑高悬 震慑常在
导语
成效篇
明确中央巡视工作方针
创新篇
巡视创新关键词
展望篇
创新无止境
专访
访中央巡视组原组长陈光林
文苑
“做人做事”小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新变化
——访中央巡视组原副组长郭林
用好成果:“巡视后如果没下文了,也就失去了巡视的意义”
如果将发现问题视为一篇文章的上半篇,用好成果就是下半篇。郭林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在巡视成果的转化、运用和落实上做得“有声有色”,而这源于党中央提出的“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要求。
郭林认为,巡视的震慑作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根据巡视发现的线索进行立案调查。根据数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中管干部中,一半以上是巡视发现的。与此同时,中央组织部也开展了选人用人问题专项治理。2014年中央组织部在全国范围清理副处级以上“裸官”3209人,调整岗位986人。
在发现具体问题线索之外,巡视组在工作中也有意识地查找被巡视地区和单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风险点,对巡视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形成专题报告。“这不是必答题,是选做题,但我们觉得,既然掌握了情况,就应该反映,这也是职责范围的事情。”
郭林所在的中央第三巡视组巡视宁夏期间,就提交了一个关于涉农资金的专题报告。“我们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感到宁夏处于西部地区,在涉农资金方面国家支持力度大,容易出问题。进驻后了解到,宁夏近年来也查处了一批此类案件,审计署在审计宁夏两个区县的时候也发现了这方面问题,且多发于基层。我们就充分搜集材料,广泛听取意见,形成了专题报告。”这个专题报告后来转交国务院有关部门,引起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召集多部门开会进行专门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郭林深切地感到:“巡视成果运用是一个大课题,关乎反腐败治标、治本两方面问题。巡视半天如果没下文了,也就失去了巡视的意义,老百姓也就不信你了。”
建好队伍:“术业有专攻,千万不能凑合”
“只有一流队伍才能创造一流业绩。”深谙组织工作的郭林非常重视团队的作用。在他看来,一个巡视组中,组长的能力、水平、工作责任感很关键;副组长需要配合组长调动全组力量;联络员相当于秘书长,负责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协调;巡视报告的起草人则要有很强的文字能力。巡视组每个成员都要是巡视工作的行家里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选好配强巡视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人员构成上来说,来自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的同志是主力,他们对监督工作非常熟悉。如今,中央纪委抽调纪检监察室的干部、中央组织部抽调干部局的同志、审计署抽调审计人员参与巡视工作已经成为新常态。
“这让工作的权威性、专业性大大增强,体现了术业有专攻。”郭林回忆,以往个别同志到巡视组来会感觉“被边缘化”,现在相反,越来越多的同志都愿意到巡视组工作,大家感到,组织上把一个干部放到巡视组是对其政治上的最大信任。
当然,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三个不固定”(巡视组组长不固定、巡视地区和单位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关系不固定)和“两职”(有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如实报告就是渎职)要求,让巡视组时刻都绷紧了弦。
“巡视组在巡视之前不设指标,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但同志们仍普遍感到压力很大。”郭林说,这压力来自中央的重托,来自群众的期望,来自巡视组同志的责任和使命感。现在,巡视工作越来越透明,从进驻、反馈到整改,全部公开。“媒体和群众的眼睛都盯着呢,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工作,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如果反馈情况与地方情况对不上,无法向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的干部群众交待,群众会说巡视组是干嘛的?”(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