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7期

强化巡视整改——

推动问题早解决

1

  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三轮专项巡视反馈期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一组现场照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联通党组书记、董事长常小兵,中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等人,在巡视反馈意见文件上郑重签字。

  实际上,签字背书从2013年中央第一轮巡视反馈时就开始实施,这是按照王岐山同志要求,督促被巡视地区、单位抓好整改工作的新举措。抓巡视整改是落实主体责任的具体化,签字背书接收的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巡视重在发现问题,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顶层设计,既为被巡视对象列出问题清单,又注重采取切实措施督促其整改落实,确保早日“药到病除”。

  从2013年中央第一轮巡视开始,在向被巡视党委(党组)反馈前,巡视组要先将巡视情况原原本本地向主要负责人通报,包括涉及班子成员个人的一些反映,也要“一五一十抖搂出来”,为的是压实一把手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中央巡视组副局级巡视专员王瑛认为,“通过‘双反馈’,中央巡视组把解决问题的担子,压给了被巡视地区、单位的党委(党组)及其主要负责人。”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的巡视反馈已不再和风细雨,而是直指问题,严肃认真,不留情面,让人红脸出汗。

  2014年,中央巡视组在反馈巡视发现问题的同时,还提出了283条整改意见和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到底如何?中央巡视组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要求被巡视地区、单位收到反馈意见后,两个月内通过巡视办向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送整改情况。和反馈时一样,整改报告环节也注重体现“双责任”,党委(党组)和主要负责人的报告“一个都不能少”。

  限期整改、明确责任,督促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加紧跟上,容不得半点懈怠。针对反馈指出的领导干部“身边人”腐败问题,黑龙江全省1662名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向省纪委申报了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情况;针对基层干部“苍蝇式”腐败,广西全区立案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案件1397件……整改报告中,整改措施与反馈问题一一“对账”、作出回应。

  自2013年中央第一轮巡视开始,根据中央要求,巡视整改落实情况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外,不仅在党内通报,还在官方报纸和媒体上公开“晒一晒”。

  陕西“清理了8名省管领导干部担任书协主席、副主席等问题”;截至2014年年底,四川“全省超职数配备的784名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中,已消化134名,其余的将于2016年9月底前全部消化”……今年1月,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整改情况在网上一“亮相”,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不少网友为这样公开透明的方式点赞,认为能让群众知道“改什么、如何改、什么时候改、达到什么目标”。

  对此,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把巡视整改的情况和措施交给社会进行评判,以公开促整改,以监督促实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巡视工作的权威性。

  “整改账”实不实,“回头看”是检验成果的有效办法。在中央层面,“回头看”将成为今年巡视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杀回马枪,“对一些没有发现的问题‘再发现’,对尚未深入了解的问题‘再了解’,对整改不力的推动‘再整改’,持续形成‘再震慑’。”

  整改不到位,除了督促“再整改”,关键是要严肃追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一次巡视提出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整改,要找省委书记说事。”王岐山同志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今年要突出问责,查处几个典型,对中央巡视组反馈和移交的问题不整改、不查处的,要坚决问责。

  无论“双反馈”、“双报告”、“双公开”,还是“回头看”、严问责,都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巡视整改不到位休想过关!中央狠抓巡视整改落实,充分显示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意志,巡视不是“一阵风”、“雨过地皮湿”,谁都不要企图搞变通、打折扣! (李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