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8期

社论

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巡视利剑作用重要论述摘录

要文

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把纪律挺在前面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学习体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学有所悟

党不仅要“管”要“治”,还要重在建设

强调党委书记“三个负责”深意何在

从四个反问中应读出责任担当

全面从严治党,要追这“五个责任”

防线越靠前越主动

反腐败没有歇口气一说

专题 省区市巡视工作成效览萃

六个“全面提升” 更显利剑作用

杀好巡视“回马枪”

强化领导锻利剑

边巡边查增强监督效能

扎实推进巡视全覆盖

贯彻落实巡视工作条例 提高巡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让巡视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特别关注  盯节点 反“四风”

坚持坚持再坚持 把作风建设抓到底

当人情往来碰上纪律红线……

记住5句话,安心过好节

不能参加的饭局

提醒谈话怎样才能“用对劲儿”

我亲历的一次节前谈话

“公务灶”上宴私客 十人参加皆受罚

“说漏嘴”被举报 存侥幸付代价

锐评

一组

半月杂谈

哪有那么多不能说的秘密

观察台

多大的事,都要主动找组织说清楚

清风时评

党内政治生活就得自带“锋芒”

看齐,不容曲解

治理基层腐败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巡视“回马枪”瞄准谁,其实不用猜

跟组织耍赖没有出路

执纪审查

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

忏悔录:不信党 错良机

对一把手要常敲打

加强对并购企业管理

短评:治“病树”更要护“森林”

释疑答问

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应如何确定处分影响期

准确把握新《条例》关于“严重警告”处分的修订内涵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为官避事平生耻

“读书之趣”小议

正己而后国治

心学大师王守仁的生命修行

司马谈遗训:传使命 撰《史记》

典:典册传承 以史为鉴

历史回放

丝毫不允许搞特殊化的任弼时

司马谈遗训:传使命 撰《史记》
凌文超
首页
1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这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史学巨著,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遗业,完成“通古今之变”的任务,奉献一生精力而著成的。

  汉武帝元封元年,汉武帝赴泰山封禅,通过祭祀天地,宣称受命于天以巩固统治。在封禅之典上,太史令应承担重要职责,然而,汉武帝信任方术之士,太史令司马谈却被滞留洛阳,未能参与其事。这让司马谈感到既羞又恨,悲愤而亡。在临终前,出使西南地区的司马迁刚好回来。司马谈拉着司马迁的手,对儿子谆谆嘱咐:“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大意是,自《春秋》以来的历史近乎空白,汉王朝建立以来的历史也没有好好编修,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自己作为太史令感到非常恐惧,希望司马迁一定要继承遗志,撰写一部史书。司马迁答应父亲:一定竭尽所能,在父亲撰述的基础上,完成史书的编修,将这段历史记载下来流传给后人。

  司马谈是汉武帝初期的著名学者,在建元、元封年间曾任太史令。他年轻的时候,拜多位著名学者为师,广泛涉猎多门学问,跟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随哲学家杨何学习《周易》,向学者黄生学习黄老之术。后来,司马谈凭借其广博的学识素养,担任太史令,负责史事的记录、典籍的整理、天文历法的推算以及祭祀等事务。

  作为太史令,司马谈对先秦以来的历史作了初步总结。他发现,经过汉初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汉王朝虽然社会经济取得极大的发展,但文化传统的复兴相对滞后。秦始皇焚书,烧毁了大量史籍著作。秦末战乱,项羽攻占咸阳,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国家所藏典籍也最终化为灰烬,文化事业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汉王朝建立以来,虽着手进行文化重建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搜集了不少书籍,但国家的重心在经济建设,不仅典籍缺乏必要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自孔子撰著《春秋》以后,从鲁哀公十四年至汉武帝时期,长达四百年的历史,居然没有一部经典的历史著述,以致当时学者对于先秦历史及诸子百家之学多不熟悉。

  对此,司马谈感到极为担忧,他认为自己肩负着两项重大的时代使命:一是梳理先秦史实,编撰一部史书;二是辨疑释惑,总结先秦诸子之学。一方面,司马谈对先秦诸子百家著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撰写名篇《论六家之要旨》,从学科分类的高度,将春秋战国“百家”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并总结各学派的要义,为先秦诸子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司马谈开始编撰自先秦至西汉的史书,构建《史记》体例,搜集资料,尝试写作。由于经历秦代焚书和秦末战乱,留下来的史料极其有限,编撰一部可信的通史,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司马谈没能完成这部史书就含恨而终了。

  好在司马谈很早就有意识地培养司马迁的史学才能,希望通过父子接力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的指导下习字读书,父亲还让他从事农耕、游牧,切身体验生活的艰辛,进而感受历史的沧桑。十岁时,司马迁便已能阅读《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二十岁开始游历天下,还曾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鄱、薛、彭城体验孔子与门徒所遭受的困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通过实地考察历史古迹,采集历史传说,开阔了胸襟,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历史体验,为后来编撰《史记》打下了良好基础。

  司马迁凭借杰出的学识与才干,步入仕途,担任郎中,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他志在建功立业,奉使西征南略,实现了汉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假以时日,立功异域,封侯于万里之外,对于司马迁而言并非难事。然而,司马谈的临终遗训改变了司马迁的人生取向,继任太史令,由立功转为立言。面对既是父亲的、家族的,更是历史的、时代的重托,司马迁深刻地领会到撰写史书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父亲的遗训也成为他编修《史记》的精神力量。

  司马迁在父亲遗稿的基础上,“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潜心修史。由于没有相关书籍可以直接借鉴,国家所藏典籍又多散乱,因此,司马迁需要先整理大量的典籍,再从各类书籍中摘录史事,并加以考辨、缀集。另外,还要搜集天下散失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依据事实进行论述考订。《史记》撰写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因为李陵事件,司马迁触怒了汉武帝,惨遭腐刑。李陵率军讨伐匈奴,兵败降敌。消息传来,汉武帝极为愤怒,群臣声讨李陵的罪过,司马迁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李陵虽然失败被俘,但他的心意,是想在匈奴立功报汉,以抵他败降之罪。

  其实,司马迁与李陵并无深交,志趣也不相同,他之所以愿意为李陵说辞,一来是因为司马迁观察李陵的为人,孝顺父母,言而有信,廉洁奉公,谦恭礼让,常怀报国之心,有国士之风。二来是因为汉武帝因李陵降敌一事极为悲伤,司马迁想通过论说李陵的功绩来宽慰汉武帝。然而,汉武帝却认为司马迁在诋毁他人而替李陵开脱罪责,于是将司马迁治罪。

  为了延续历史的书写,司马迁不得不选择极其耻辱的宫刑。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后世也。”

  为了坚定信念,司马迁还以古昔圣贤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意志,“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无怨无悔地搜罗天下散失的遗闻旧事,辨析史实,考究历史成败的原因,探索朝代兴衰之理,终于撰成《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并期待通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达到补六艺之缺,“成一家之言”的目的。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名著,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圣”。司马迁能创作完成这样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与父亲司马谈的遗训和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有着莫大关系。□

 

  卜宪群点评

  遗训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遗训泛指前人留下的一切箴言,狭义的遗训是指病重或临终前对后人、家人的教诲、交代。中华文化是一种重视遗训的文化,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常用遗训的方式向大臣或家人交代政事、家事,而是否能够遵守遗训,又被视为后继者是否具有道德水准的象征。

  相传,夏王朝太康荒淫失国后,其弟五人在洛河边作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就是借大禹的祖训表达对太康的怨恨。这首歌后被视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起源之作。《国语·周语上》说:“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三国时期吴国文学家、史学家韦昭注:“遗训,先王之教也。”意指治国理政者必尊重祖先的教诲,向过去的历史惯例学习。汉文帝临终前留下遗诏:“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以此来教育大臣及家人要重生轻死,反对厚葬扰民之风。汉文帝之子汉景帝谨遵遗训,“自崩及葬凡十日”。他们的民本思想,终成“文景之治”的佳话。这是广义的遗训。那些历经坎坷的人物,往往也把最宝贵的人生经验或教训,或用文字著录下来,或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讲述出来,专为其后人借鉴,这是狭义的遗训。如著名廉吏包拯生前留下遗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司马谈临终前把自己的宏愿托付给司马迁,司马迁忍辱负重,尽其一生完成了伟大作品《史记》,被后人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既可以视作他对父命遗训的尊重,更可看作古代史家对历史传承的高度使命感与责任感。《史记》诞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