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文
把纪律挺在前面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学习体会
学有所悟
专题 省区市巡视工作成效览萃
特别关注 盯节点 反“四风”
锐评
半月杂谈
观察台
清风时评
执纪审查
释疑答问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文
把纪律挺在前面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学习体会
学有所悟
专题 省区市巡视工作成效览萃
特别关注 盯节点 反“四风”
锐评
半月杂谈
观察台
清风时评
执纪审查
释疑答问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就要过节了,一个生意上的朋友要一起坐坐吃个饭,能赏个脸不?”丈夫看着我,试探着说。
“你说呢?”我略带责备地瞪着他说,“明知故问!”
“早就猜到你会这么说,开个玩笑嘛。”丈夫笑着说。
其实,这样的玩笑已不是第一次了。类似这样的饭局,如果放在过去,我都会美滋滋地跟他“出席”。可这样的情况在十八大后,尤其是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出台后,发生了转变——他经常一个人去,我再也不陪他一块去了。
说起这转变,最初源于我看到的一些宣传案例。我在区纪委负责宣教工作,平日里少不了会看到纪委查处的案例。许多领导干部都是因为“嘴上不慎”而“骑虎难下”,进而“掉入陷阱”。不少地方纪委都发出“温馨提示”,划出“饭局红线”。
老实说,一开始看到这些案例的时候,习惯了参加丈夫聚会聚餐的我有时就会想:这是不是管得有点严了?不就吃个饭吗?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平时聚聚餐、聊聊天是联络感情最直接的方式,党员干部又不是活在真空中,谁没有亲人?谁没个朋友?连吃个饭都要思虑再三,是不是太没人情味了?
然而,一次外出就餐改变了我的观念。去年的一天,我请远道而来的表姐吃饭,隔壁包间里觥筹交错,好不热闹。表姐侧耳听了会儿,撇撇嘴说,八成又是哪位领导和老板们在“培养感情”,现在公款吃喝的确少了,可是这种私人聚餐一般都是老板买单,说其间没有半点利益关系,谁信啊?
我说:“也许人家真是亲戚什么的呢。”
表姐不以为然,说:“我又不是侦探,怎么可能去甄别领导究竟和什么人吃饭,他们到底是纯粹的友谊,还是有什么利益关系?老百姓看的就是个观感,看的就是个风气。看到领导和商人勾肩搭背的,首先心里先打个‘叉叉’,至于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那就是你们纪检干部需要关注的事情了。”
刹那间,我心里一惊。的确,党纪法规并没有对饭局“标配”作出明文规定。但作为一名党员,先不说为党做出什么贡献,但至少不能抹黑啊。吃个饭看似小事,可群众都看在眼里,每一次注视甚至每一个抱怨,背后其实都是一份期待。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为何从最细微处管起抓起,我们平日抓纪律为何讲究抓早抓小,想来就是要告诉每一位党员:于细微处见作风,于细微处见纪律。
“姐,那以后我们俩约吃饭,是不是我也得好好掂量下?”我逗表姐。她用筷子一敲我的脑袋:“想什么呢?我既没让你利用职权给我帮什么忙,也不是你的上级或下属,怎么就不能吃饭啦?你去我那儿我还不得请你吃饭?这叫正常人情往来!”我听后嘿嘿一笑。
表姐说得对。纪律和人情并非“水火不容”,不是说讲纪律就不讲人情,讲人情就不讲纪律。什么样的饭局能参加,什么样的不能参加,关键就在于党员能否认清并正确处理严守纪律与正常人情往来的关系。党员干部也有亲人朋友,也要讲亲情人情,党员参加出于单纯的人情或亲情而进行的饭局,并不违纪,只不过要多一份慎重,讲一些规矩,做到既兼顾人情又不能置党纪于不顾。而且像我还是一名纪检干部,是监督别人的人,本就应该对自己更严一点,腰杆子才能硬起来,监督别人才能更有底气。思来想去,我有责任有义务从自身做起,不该去的饭局坚决不去。
当我把这个决定向丈夫宣布的时候,他很诧异。我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他换位思考。我说:“如果每次和你参加饭局,我都得纠结‘谁买单、和谁吃、在哪吃、吃什么’,那还能吃得好吗?这样的饭吃着太揪心,还不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这样多舒心。”
此外,我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不仅会严格“审核”他邀请我参加的饭局,而且我自己的饭局也会仔细斟酌,请他监督。老公点头赞同,承诺绝不把老婆给“带沟里”。
“你又想多了吧,这个朋友也是我小时候在老家的玩伴。”丈夫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向我“坦白”,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去吧,去吧。”我对他说,“记得少喝酒、别开车啊。”□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