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8期

社论

深化政治巡视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巡视利剑作用重要论述摘录

要文

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把纪律挺在前面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学习体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学有所悟

党不仅要“管”要“治”,还要重在建设

强调党委书记“三个负责”深意何在

从四个反问中应读出责任担当

全面从严治党,要追这“五个责任”

防线越靠前越主动

反腐败没有歇口气一说

专题 省区市巡视工作成效览萃

六个“全面提升” 更显利剑作用

杀好巡视“回马枪”

强化领导锻利剑

边巡边查增强监督效能

扎实推进巡视全覆盖

贯彻落实巡视工作条例 提高巡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让巡视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特别关注  盯节点 反“四风”

坚持坚持再坚持 把作风建设抓到底

当人情往来碰上纪律红线……

记住5句话,安心过好节

不能参加的饭局

提醒谈话怎样才能“用对劲儿”

我亲历的一次节前谈话

“公务灶”上宴私客 十人参加皆受罚

“说漏嘴”被举报 存侥幸付代价

锐评

一组

半月杂谈

哪有那么多不能说的秘密

观察台

多大的事,都要主动找组织说清楚

清风时评

党内政治生活就得自带“锋芒”

看齐,不容曲解

治理基层腐败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巡视“回马枪”瞄准谁,其实不用猜

跟组织耍赖没有出路

执纪审查

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

忏悔录:不信党 错良机

对一把手要常敲打

加强对并购企业管理

短评:治“病树”更要护“森林”

释疑答问

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应如何确定处分影响期

准确把握新《条例》关于“严重警告”处分的修订内涵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为官避事平生耻

“读书之趣”小议

正己而后国治

心学大师王守仁的生命修行

司马谈遗训:传使命 撰《史记》

典:典册传承 以史为鉴

历史回放

丝毫不允许搞特殊化的任弼时

习近平用典摘读:为官避事平生耻
刘余莉 贾非
首页
1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为官避事平生耻

  【出处】(金末元初)元好问《四哀诗·李钦叔》

  【释义】原句“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以诗言志,在其位则谋其政,做官避事是平生最大的耻辱,为了国家民族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阐释】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北村有位叫郑苏仙的人,做梦来到了地府,见阎王正在审查新到的人。这时,一身着官服者颇有气势地走进大殿,自称为官所到之处只喝百姓一杯水,一生无愧于天地鬼神。阎王笑道:设立官制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要说不收百姓钱财的就是好官,那么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还廉洁吗?这人辩解道:我虽没什么功劳,但也无过!阎王说:你一生处处所求不外乎保全自己,审办案件时,你为避开嫌疑没敢说话,岂非有负于民?办理百姓之事,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岂非有负于国?对于官员的政绩应当怎么看?无功便是过。该官听罢似有所悟,锋芒顿减。

  这个故事借阎王之口,讽刺了某些自认为清廉的“好官”,他们为官一任,虽不贪不占,却也不作不为,有如木雕泥塑尸位素餐;或为人只求“你好我好大家好”,看似忠厚,实则一切只为保全自己。

  为了保全头顶的乌纱,他们见到歪风邪气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见到困难,就绕道搁置,遇到事故责任就推诿瞒报。这种庸庸碌碌混日子,明哲保身、老于世故的文化氛围一旦养成,社会便失去了推动进步和创新的力量。《孔子家语》载,“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之不祥也”。只求自保的庸碌之官所造成的贻害不亚于贪腐。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那些庸碌无为者为世人所不齿,而那些勇于担当、坚持正义的贤士,则为世代传颂。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针对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变法主张,触犯了地主、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皇亲国戚和保守派联合反对,就连他的弟弟王安国都颇有微词。在种种诘难和阻力下,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行新政。虽然改革失败了,但他的“三不足”担当气魄名垂青史。

  《群书治要·孙卿子》中说:“从命而利君谓之顺”,是说如果臣子顺从国君的命令,而这个命令执行下去对国君是有利的,这叫“顺从”。又说“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既不考虑君主的荣辱,也不考虑国家的吉凶,一味投合权势或迎合君主,苟且容身,一心只想着结交权贵以保持自己的官位和俸禄,这样的人叫“国贼”。

  为官一任就应推动一方的进步发展。成就事业有一项最基本的内在修炼,就是放下个人得失计较、关怀百姓福祉的无私担当。这种担当的精神,是整治临事畏难和惰性的最好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诚然,越是要干成一些前人没有做成的事情,越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越是容易触动盘根错节的利益。只有迎难而上,敢打敢拼敢碰硬,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能。

  现如今,我们面对深化改革、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更需要发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只有秉持这样的公心,才能在“沧海横流中”尽显公仆本色。□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群书治要》政治伦理思想”课题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