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两会专题
时评
论坛
执纪
监督
风范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两会专题
时评
论坛
执纪
监督
风范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促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强化问责,严惩不作为,让碌碌无为的庸官、懒官睡不好觉
据统计,2013年以来,国务院已分9批相继取消和下放79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宣布,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
“中央承诺,本届政府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不到两年就超额完成,彰显了中央的决心和力度。”全国人大代表、精英教育集团董事长翟志军为中央的力度点赞。
同时,他也谈到了存在问题。去年,教育部下放了开设网校的审批权。精英教育集团旗下专门的网络教育分公司却发现并没有出现网校井喷的局面。深入了解,得到的答案却是地方不知道怎么批,也不敢批。
“中央把审批权下放了,一些地方干部却怕担责任,不敢批、不作为。”翟志军代表感叹的现象,早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去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部分干部缺乏责任意识,遇到困难“躲着走”、不作为、不担当,懒政松懈。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也专门点出: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持续,有些党员干部或因为触及自身利益、或害怕出事担责,开始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哲学,不思进取、回避矛盾、不敢负责,一心只求保住位子、守住摊子。这对于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产生了消极影响,削减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力之后,还要抓执行。”黄长林代表建议,要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中央简政放权的“红利”,加强对党员干部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关键一条”。
怎么把这“关键一条”落到实处?
问责,就是一个硬措施。各地对干部“为官不为”的问责力度不断升级。2014年11月,辽宁省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责办法(试行)》,领导干部中15种不作为、不担当的情形将被问责。截至今年2月,湖北宜昌通过重拳整治混官、庸官、懒官、太平官“四官”问题,已处分200余人。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纠治‘为官不为’,释放出正风反腐向纵深推进的新信号。”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凉山州监察局副局长何吉英看来,从现在开始,碌碌无为的庸官恐怕要睡不好觉了。
反腐败与深化改革,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不应就反腐谈反腐,就改革谈改革。”代表委员认为,要激发正风反腐与改革的良性互动效应。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政治保证,使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窦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