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要闻
两会专题
时评
论坛
执纪
监督
风范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两会专题
时评
论坛
执纪
监督
风范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用今天的话讲,礼就是纪律,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否则就会无所适从、乱了章法。
周襄王郑五年,有一次,周襄王的弟弟叔带勾结戎人进攻京城,王室内乱,十分危急。齐桓公派管仲帮助襄王平息了内乱。周襄王为了表示尊重霸主的臣下,准备用上卿礼义设宴为管仲庆功,但管仲没有接受。最后他只接受了下卿礼仪的待遇。
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齐国出现“桓管霸业”的政绩并非偶然,这与桓、管倡导“礼治”是分不开的。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管仲的千古名言。什么是“礼”?用今天的话讲,礼就是纪律,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否则就会无所适从、乱了章法。在管子的“四维”论中,“礼维”是最核心的内容。《管子·牧民》中说:“礼不逾节”,亦即人们的行为和言论,不超过应守的规范和准则。
对于礼的准则,管子指出:“则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为人夫者,敦以固。为人妻者,劝勉以贞。夫然则下不倍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在这里,管仲对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关系分别作出了各自应遵守的规矩。只有做到这些“礼”的规范要求,才能达到“乱不生而患不作”,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管子所倡导的“礼”中,“君尊臣卑”“贱不逾贵”等内容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摈弃。但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中看到,礼所倡导的规矩和秩序,对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有序治理起到的积极作用。比如,管子提出的“中正而无私”“忠信而不党”,在治国理政中就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当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甚至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就是在“礼”的方面出了问题,甚至连起码的规矩都不懂,更有甚者,做一些背“礼”而行的事,藐视党的规矩,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致使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好规矩、好习惯遭到严重破坏。
孔子进一步发展了管子礼仪治国的思想,把“礼”的功能扩展延伸到整个社会。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只用行政命令和刑罚去整治民众,那么,他们虽然可能为了免于刑罚而不去触犯法律,但内心并不感到羞耻,不会心悦诚服。孔子还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礼的规范,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可见,礼既是一种制度约束,又是一种道德规范的引导和自觉地遵守。这个文化传统,对当前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具有借鉴意义。
从今天的角度看,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制度规范,这一点相当于“礼”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这场力度空前的反腐败斗争中落马,究其根本,也不外乎是忘了这些原本就存在于我们的政治生活中的规范和约束。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需要认真领会“礼不逾节”的深意。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纪律和规矩历来都是规范社会运行的行动指南和准则,社会没有规矩就会混乱无序,一个政党更要强调党法、党纪。从个人角度看,如果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必然导致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因此,礼义廉耻对于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讲,其实就是要树立起高度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如果说礼义是具体的要求,是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的外在规范,那么廉耻则是自觉地遵守,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更高标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石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