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要闻
两会专题
时评
论坛
执纪
监督
风范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两会专题
时评
论坛
执纪
监督
风范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年持续被热议的公车改革问题悄然变冷,与之相关的议案提案明显减少。不少代表委员表示,在中央深化改革和正风反腐的决心下,公车改革这个“老大难”问题已经得到实质性推进。
曾经的公车改革话题之热,实则反映的是推动车改之难。1994年,中央就发布了《关于中央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1998年,部分中央机关和省份启动车改试点。但此后的20多年,中央和各地的公车改革试点阻力重重,时断时续,并无根本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公车改革明显提速。特别是2014年7月,《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公布,舆论普遍称赞公车改革从“雷声大”转向“雨点大”,终于落地生根。
徘徊20多年的公车改革,为何能在近两年得以全面启动?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之所以关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从这个意义上说,公车改革能否取得突破,考验改革者的决心。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公车改革20多年来推而不动、改而不变,就是因为动了领导干部的奶酪。这样一次深刻的利益调整,如果没有最高层坚若磐石的意志和缜密的顶层设计,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我们看到,从中央八项规定写入规范公务用车的要求,到中央党政机关公务人员按月领取车补,一般公务用车开始拍卖,历时不过两年。改革方案还限时用2至3年全面完成车改。改革的力度与节奏,处处彰显中央的坚定决心。
借力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的强劲势头,此次车改提速得益于领导干部纪律意识的增强和制度执行力的提高。这些年来,公务用车费用畸高造成浪费惊人,公车私用、超标准配车问题严重,“车轮上的腐败”民怨极大等,都是公车制度必须改革的理由,也是正风肃纪的刀锋所向。雷霆万钧地纠正“四风”、震撼四野的高压反腐,让各级领导干部心有所惧、行有所止。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就是违反纪律,不执行中央决定就是不守纪律,中央纪委持续点名通报因违规配备使用公车被查处的典型案例,警示效果显著。此外,正风肃纪也一点一滴改变着领导干部的心态和观念,公车私用不再是身份和特权的象征,公与私的界限更加清晰。可以说,严明党纪、匡正作风,由表及里地为推进车改排淤清障。
改革的态度和方案都有了,具体路径和实施步骤也将影响改革的成败进退。本轮公车改革借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做法,自上而下地进行。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辆封存和补贴发放,不仅展示了说到就要做到、承诺就要兑现的决心,也在操作层面为各地的改革做出了示范。接下来,就是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压力层层传导,监督层层落实,把改革引向深入。
当然,本轮车改得以顺利推动也得益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改革方案充分考虑以往车改中遇到的难题,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消解改革效果的情况做出预判并提出对策,在细节的规定上尽可能周全,等等。这使得本轮车改获得多数赞成,具备了向前推进的民意基础。
久融不化的公车改革这块坚冰终于松动,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势使然。满怀期待之时,也要看到困难依然不少。但无论如何,公车改革只可前进不可后退,因为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摆在我们面前的,远不止这一块硬骨头。(叶青)
(作者曾连续8年在全国两会呼吁公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