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要闻
两会专题
时评
论坛
执纪
监督
风范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两会专题
时评
论坛
执纪
监督
风范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共和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的两份遗嘱,以及他艰苦朴素、清廉自律的事迹,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感染和强烈的撞击。
一个已经离任30多年、并且已经离开我们10年的老人,为什么具有如此深沉持久的感染力?
“面完达摩十年壁,换得金刚百炼身。今日灵山问证果,此生犹愧净无尘”。这是吴老1983年离休之后重返延安,对自己革命生涯所做的自我概括。尽管在我们看来,他在严格自律方面做得几近苛刻,但在这首诗里,他却认为自己在廉洁上尚未达到无尘的境界,并对之表示“此生犹愧”。然而,恰恰是这样一种诚笃情怀,还有他的那些崇高的品德行为,在我们心中树起了一座当之无愧的精神丰碑,辉射着高洁的人格光芒。
吴波一生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有形的东西,没有房子,没有存款,没有荫庇子嗣后代的职务影响力,但他赢得了人们发自内心、广泛持久的怀念。从投奔延安参加革命起,他就给自己确立了“永远做无产者”的人生信念。他决心放弃私利,因为他坚信私利与共产党人的称号和信念是格格不入的。即使在无辜被关押受审查,蒙受巨大委屈的情形下,他也丝毫没有改变这个信念。在那份感人的遗嘱中,劈头第一句话即说:“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当一个人一刻也不懈怠地奉守着自己的内心准则时,便会生成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托举和提升人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迈进,吴波的所有作为,生动地诠释和印证了这一点。
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究竟怎样度过才充实、才有意义?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有的人心地卑琐、蝇营狗苟,贪图一己之享乐,在追求个人私利的路上一步步走向腐败堕落。有的人将自己的全部心力投身于为人民谋福祉的光荣事业,在无怨无悔的奉献中体验到幸福和安宁,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获得升华。两种生存方式背后映衬的,是迥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说过,“谁要是为名利的恶魔所诱惑,他就不能保持理智,就会依照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指引他的方向扑去。”马克思还说过,“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大的人。”吴波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高洁的人。
在吴波的感人事迹中,还有着不可分割的动人一笔,就是在他的家人身上表现出来的高尚家风。吴波身后,家人将遗嘱中的安排逐条逐人地落实下去,完成了父亲一生“净无尘”的夙愿。他们从不利用父亲的影响力谋取私利,甚至,“从不迈进财政部大门”,他们无愧于自己的父亲。而我们生活中不乏相反的例子,十八大后落马的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他们疯狂地、令人发指地为自己的家族攫取利益,毫无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最终,不仅个人走向覆亡,也把家庭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对照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我们对此不难有新的启悟。
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我们学习吴波的事迹,就是要以他的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砥砺自己,并努力传承他的精神。也许有人觉得,吴老的事迹“不好学”,但是,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至少应上去顶礼一次。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荒原,心中充满了继续奋斗的勇气。”
是的,且让我们的心智和灵魂经常到崇山峻岭上去顶礼一次,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冲刷一下脉管中的血流吧。(本刊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