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清政商关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清朗政治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福建省纪委监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出台《关于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推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布了一批指导案例。以《意见》和指导案例为抓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担当作为,积极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不断营造优良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
划清权责,明确政商交往“清晰标尺”
福建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约七成的税收和地区生产总值。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从民营经济大省向民营经济强省跨越突破,成为福建面临的重要课题。
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摸清问题才能更好解决问题。省纪委监委从党中央部署要求中找准履职尽责的切入点,迅速部署开展调查研究。调研发现,部分干部由于难以把握政商交往的边界,在与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打交道时心存顾虑,甚至担心“交往越多,出错越多”;与此同时也有民营企业家反映,少数干部服务企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了解企业所想所需,不能真正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等等。在这一过程中,省纪委监委先后召开18场座谈会,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为《意见》的制定出台夯实基础。
弘扬重商亲商之风,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弘扬勤勉尽责之风,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弘扬崇实戒虚之风,做到“有事服务、无事不扰”;弘扬敢作善为之风,坚持“敢为人先、爱拼会赢”……《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晰政商交往边界和底线,一方面推动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家交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依法依规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另一方面强调鼓励政商交往绝不意味着可以给纪律“松绑”,要求党员干部牢记“人情之中有原则,交往当中有规矩”,始终追求境界高线、守牢纪法底线。
《意见》重在亮明原则态度,但政商交往的情形纷繁复杂,难以用一份文件涵盖所有情况。对于干部容易感到困惑、实践中难以把握的边界问题,省纪委监委探索通过指导案例来解决。“我们梳理出政务服务、商务活动、招标采购、用餐用车、联谊交往等5类20个高频情景,并以‘交往情形’‘纪法评析’为架构,通过具体案例情节进行详细阐释。”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比如正常履职与公务回避如何把握?指导案例在细化具体场景的同时,明确指出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务员法、公务员回避规定,对虽不属于应当回避的情形,但与服务对象有一定特殊关系时,要履行报告程序,谨记纪律要求,等等。通过阐明“什么可为”“该如何为”“什么不可为”,让干部消除顾虑、敢亲善亲,从“想干事怕犯错”“想服务怕被误解”的困惑困扰中解脱出来。
厦门市同安区纪委监委走访辖区内企业,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 朱晨欣/摄
打消顾虑,鼓励干部靠前担当作为
“这门课为我们解答了困扰心中许久的疑惑,很解渴、很有用。”在参加完省委党校的情景式教学之后,来自莆田市的学员小吴翻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感慨道。
为推动党员干部领会《意见》和指导案例精神,省纪委监委举办专题研讨班,组织市、县纪委监委干部学习《意见》及指导案例,把握内涵要义,提升精准监督执纪执法和运用政策策略能力;驻省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推动省委党校调动优秀师资力量,在相关班次中创新开设“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情景式教学,同步向学员收集新情况、新场景216个,累计培训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1000多人次,为厘清政商交往边界、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找到了实践路径。
4月22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九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圆满闭幕,本届展会取得突破性成绩,达成意向成交额417亿元。“在‘晋江经验’引领下,晋江的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探索到提速、从跨越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晋江市发改局党组成员丁庆雄介绍,当前,一些民营企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意见》和指导案例的出台非常及时,鼓励职能部门探索优化服务企业的路径举措,让亲商安商、不谋私利的干部放开手脚。
在福州新区产业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肖小阳看来,《意见》和指导案例对相关场景作出的具体指引,有效破解党员干部因对政商交往界限把握不准、与企业交往时心存顾虑的难题。今年4月,他应邀参加光启公司的战略发布会活动。“以前,不参加的话,感觉不近人情,双方会有隔阂;参加的话,又担心组织有看法。现在我们对照着指导案例,对符合规范的按流程报批就能参加,拉近了与企业的感情。”
在严守纪法底线的基础上,《意见》和指导案例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亲真清的干部撑腰鼓劲。前不久,厦门市集美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陈娜真接到一名工信部门干部的咨询电话。辖区内一家民营企业在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时面临技术瓶颈,该干部对能否向企业推荐提供智能化改造服务的公司心存顾虑。陈娜真为其解答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打消了该干部想服务怕被误解的顾虑。
同心同向,政企携手聚力谋发展
走进三明市将乐县经济开发区中匠阀门有限公司生产现场,工人来回穿梭,数控机床滴答滴答作业,一派繁忙景象。“从项目政策对接、代办营业执照、项目备案到投产,政府全流程服务,让我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加速度’。”公司总经理林文胜欣慰地说。
全流程服务是将乐县根据《意见》和指导案例为服务企业量身定制的一项举措。“过去指导企业办证总担心被质疑‘关系过密’,现在明确告知可以‘协助完善申请材料’‘实地查验办公场所’,我们和企业打交道更有底气了。”将乐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华春勇介绍。
新形势下,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优化营商环境,不能只靠党政机关单打独斗。《意见》和指导案例的出台,既让全体党员干部真正树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的意识,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也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切实把党委政府当作“娘家人”,多沟通常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二期项目顺利实现‘四证齐发’,实现‘拿地即开工’,我们力所能及帮助有需要的学生,也算是尽一点绵薄之力。”前不久,在漳州市龙文区的一场捐资助学活动上,福建正德丰包装彩印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正忠表示。而在泉州市泉港区,随着移风易俗的推进,“与其大办酒席,不如把爱传递”等新观念被群众广泛接受,不少民营企业家常常会在儿女婚宴上进行公益捐赠,助力当地公益事业发展。党员干部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民营企业则反哺地方、回报社会,由此产生良性循环,实现地方发展和企业成长的“同心同向”“双向奔赴”。
从制度破冰到实践创新,福建以“亲清”二字破题,既架起“高压线”又铺设“快车道”,既祛除“沉疴痼疾”又激活“一池春水”。“优化营商环境没有休止符,纪检监察机关将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让‘办事不求人’成为福建新名片,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