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要求,针对错误思想观念影响,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重要内容作出部署。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意义重大而深远。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治标不松劲,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既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实现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一方面,激发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内在驱动力,牢牢抓住不想腐这个根本,强基固本、启智润心,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另一方面,激浊扬清、清源洁流,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破除错误思想观念影响,大力弘扬清廉价值观,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逐步实现从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的境界迈进。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代廉洁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助于强化思想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浸润,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破除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等山头主义、圈子文化,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不断巩固良好政治生态。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政治生态对社会生态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也大大有利于推动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四清”目标。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实、行得更稳,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也需要一支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涵养廉洁理念是党员、干部清廉自持、怀德自重的思想基石,不仅关乎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关乎解决好现代化建设大局中面临的改革难题、发展课题、矛盾问题。我们党高度重视从思想文化层面自我剖析、自我审视、自我革新,弘扬“为政以德”“以民为本”“清廉公正”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将廉洁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更加清亮、更加纯净。党员、干部应聚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一中心任务,树牢廉洁理念,对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挑战保持清醒认识,对可能遇到的各种诱惑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准确理解新时代廉洁文化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廉洁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克己奉公、崇廉拒腐、尚俭戒奢的价值理念,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廉洁价值、廉洁规范、廉洁风尚的价值追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量。
从廉洁文化的丰富内涵看。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这意味着,根植于这三种文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才能更加根深叶茂。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蕴含了廉洁的精神火种与红色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倡导廉洁自律的价值观念,为廉洁文化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环境和充足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等,凝聚成为中华民族廉洁奉公的内在精神信念。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坚持守正创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深度挖掘资源、汲取智慧营养、凝聚思想共识,自觉用廉洁文化正心明德,坚决抵制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从廉洁文化的制度支撑看。随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步步深化和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建设廉洁文化的若干具体要求被写入制度、固化下来。《中国共产党章程》把“清正廉洁”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一道,明确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单列一款,强调“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党章党规的新阐释新规定,赋予廉洁文化强烈的时代气息,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遵循。要强化党内法规制度执行,进一步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行为规范,形成对党员、干部的有效监督和约束。通过文化引导,促使党员、干部从思想层面自发形成对制度的敬畏和遵守,实现制度约束与文化自觉的有机统一。
从廉洁文化的建设主体看。廉洁文化蕴含于道德操守、家风家教、从政理念、社会风尚等各方面,不仅是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必需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强调“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目标要求,使建设廉洁文化的外延得到扩展。推动廉洁文化向全社会辐射是新时代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塑造全社会廉洁价值观的必然选择。廉洁文化建设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突出重点才能带动整体。党政机关要示范带头,结合实际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总结廉洁治理经验、剖析反面典型案例,构建与职权职责相契合、与廉洁风险防控重点相一致的廉洁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强化内外贯通,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投身廉洁文化建设。各领域、各行业都要成为廉洁理念的传播者与实践者,积极宣传廉洁思想、廉洁典型,加强行风道德建设,实现以“正”立身、以“信”致远,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织密廉洁文化社会网络,构建起多领域、全周期、系统化的廉洁文化建设矩阵,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构建清廉社会生态。
从廉洁文化的受众群体看。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精准定位,注重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层级、类别、领域的对象制定具体教育内容,推动廉洁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提出,“要加强党性教育和道德建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带头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头雁效应”。聚焦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人员,围绕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集中阅读警示录、讲授专题廉政党课等方式,引导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秉持廉洁操守,常态化推进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学习,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的关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围绕新入职干部加强教育,将廉洁文化纳入培训课程,通过组织廉洁文化大讲堂、开展交流讨论活动,帮助新入职干部系好履职“第一粒扣子”。对广大人民群众重在培养崇廉尚洁的道德观念,在全社会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对青年重在帮助养成廉洁自律的行为习惯,在小事小节中把握义利之辨、理欲之辨,让廉洁的种子在青年一代的内心扎根。
总体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厚植廉洁土壤、营造良好氛围。
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固本培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面前,领导干部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就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厚植自己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廉洁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党员、干部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工作。
压实政治责任,健全廉洁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内容。《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久久为功抓好落实,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落地生根,不能仅仅依靠单个部门,也不能将其限定为形式上的宣传教育,而是要动员各种力量、统筹各种资源,最终达到引领价值、约束行为、净化环境的综合效果。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引领,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推动、主责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工作落细落实,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多措并举推进,拓宽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近年来,各地依托红色资源、自然资源,相继开展了廉洁文化示范点、廉洁文化基地的培育和建设工作。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全天候、浸润式的。要让廉洁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一步贯穿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治理之中。如嵌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融入国民教育、思政课程、普法宣传、干部培训、家教家风等各个方面。推动廉洁教育广泛辐射渗透,让廉洁文化影响力既能在“知”上有显现,也能在“行”上见实效,以笃行检验真知,筑牢廉洁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
创新方式方法,打造廉洁文化传播的有形载体。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平台建设,通过部门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廉洁文化,提高了廉洁文化传播力。下一步,要坚持守正创新,主动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构建立体式、多声部、沉浸式的廉洁文化传播体系。紧扣时代主题,弘扬清风正气,将廉洁题材融入文学创作、舞台艺术等领域,鼓励创作弘扬廉洁文化的小说、电视节目、电影、纪录片等大型文学艺术作品,以及漫画、短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等短平快的文化产品,打造全方位、多样性的廉洁文化宣传矩阵。立足本地廉洁文化优势,充分发挥自主性,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打造特色廉洁文化。推动廉洁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网上廉洁文化展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廉洁宣教产品,用丰富、多元、可感、可触、可亲近的方式,增强廉洁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作者单位:中国纪检监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