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等重要使命任务,强调要扎实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改革举措落地,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担当尽责。这要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责任落实强化政治监督,为改革顺利推进清淤排障。监督保障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Global Economic Organization Cluster,以下简称GOC计划),就是我们压紧压实改革政治责任的生动实践。
GOC计划由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牵头,是一项需要全区多部门共同参与、合力攻坚的任务,旨在通过集聚国际经济组织落户浦东,充分发挥其规则制定和资源链接功能,助力浦东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区纪委监委把GOC计划列入年度重点监督事项,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对区商务委等部门责任落实情况开展跟进监督。
监督需要有效的载体和抓手。我们探索“室组+职能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督促区商务委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把任务精准分解到点、责任落实到人。用好每次碰头会、例会、座谈、调研等,跟进GOC计划落实进度,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第十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向区商务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及班子成员反馈监督情况,区纪委监委分管领导现场提出意见建议。
监督中我们发现,项目推进还存在一定的堵点,比如部分国际经济组织遇到的“落户难”问题。因跨多行业多领域,有的国际经济组织无法寻找到单一业务主管单位,而相关单位则面临“认定难”,导致登记落户陷入僵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坚持从政治视角审视分析,认识到这看似是业务问题,实则关系到重要战略平台能否搭建、国家重大战略能否顺利推进。于是我们主动到区商务委等职能部门了解情况,深挖问题症结,推动召开专项推进会,督促各责任单位增强责任意识,主动靠前担当,积极沟通协调。经多轮研判论证,在区委区政府的有力支持下,最终成功推动机制创新,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列为可申请的业务主管单位,并明确引进管理流程,为国际经济组织的登记和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协调解决“一件事”不是终点,推动向规范办好“一类事”延伸,才能使政治监督效果最大化。我们督促职能部门把有效经验举措加快转化为制度成果,出台《浦东新区促进国际经济组织发展若干规定》,进一步释放了浦东“立法试验田”的改革效能,为国际经济组织在浦东集聚发展提供法律支撑。截至目前,浦东新区已累计集聚起46家高能级国际商会、行业协会等国际经济组织,自GOC计划实施以来新引进19家,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治监督贵在常态常在,重在落地落实,难在精准深入。改革要破旧立新,是一个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相关举措往往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评估难度大,需要拓展用好“工具箱”。为了更加精准有效地界定并反馈监督中发现的改革责任落实问题,我们构建了政治监督质效“五维”评估法,从政治、组织、时间、纪法、效果五个维度,通过职能部门自评、监督部门评价、第三方机构专业评价、经营主体与群众测评等多方评价,全面衡量责任单位履职情况。其中,政治维度重点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是否到位,关注上级决策要求是否得到完整准确贯彻落实。GOC计划在“五维”评估中表现优秀,我们根据评估结果更加有的放矢提出多项完善措施,得到区商务委认同与推行。
以政治监督深入推进改革,以改革精神提升监督质效。监督既是提醒与督促,也是支持和保障。改革任务越是艰巨繁重,纪检监察机关越要用好政治监督这一有力抓手,推动居于改革承上启下关键环节的地方各级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起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作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上海市浦东新区纪委监委围绕GOC计划落地推进情况开展现场监督。 宋凯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