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9点,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已人头攒动。除了来办事的市民,还有一支支特殊的“学员队伍”,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政务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到此感受“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在榕城的火热实践。
上世纪90年代,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问题,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随后,一系列重效率、务实干的政策措施不断推出,各级各部门作风得到明显转变,为福州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在实践中形成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好’三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马上就办’直接针对行政效率低下问题。”在24小时智慧政务大厅内,市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服务处处长陈斌正陪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政务资源和行政服务中心团队,体验“榕e办”智慧政务平台功能。工作人员输入“企业参保变更”字样后,智能机器人小榕立即给出答复,办理方式、所需材料等一目了然。经过多年实践,福州市级68个部门、2215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已实现“应进必进”,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压缩87%以上。
“‘真抓实干’则注重具体成效兼顾工作效率。”跟随陈斌的介绍,参观团队来到中心四楼“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这里开设了企业服务专区,集中入驻41个部门,提供1585项涉企服务事项。“以前办运输证要等10天,现在15分钟拿双证!”说到变化,正在办理业务的某企业负责人林先生难掩惊喜。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模式,办事人员可自由组合关联事项,系统自动调用数据、生成表单,让“数据跑腿”替代“群众跑路”。
如今,福州市政务服务部门又将目光从渠道建设转向质量提升,进一步提出“办就办好”,从纸面数据转向企业群众真实体验。为此,市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帮帮团+办不成事”窗口,受理协调各类政务服务难题,今年还向社会公开聘请了54名“政务服务体验官”。5月底,全市所有社区还将配套“e福州”自助服务终端,群众可以自助办理200多个高频事项,实现“家门口服务”。
三十余载薪火相传,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为民情怀。从推动全国首个集中审批“一栋楼”,到出台全国第一部地市级行政服务法规《福州市行政服务条例》,再到创新“高效办成一件事”1+N模式……“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在守正创新中与时俱进,推动福州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为全国写下“效率与温度并存”的鲜活注脚。(杨心怡 叶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