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两会专题
时评
论坛
执纪
监督
风范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两会专题
时评
论坛
执纪
监督
风范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当前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一思路的提出与落实,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反腐败斗争的路径和方向,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标本关系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对反腐败斗争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回顾2013年的反腐败工作,治标力度明显加大,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明显成效——社会观感耳目一新,国际舆论广泛赞誉,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央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的决心和态度,感受到中央在反腐败问题上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勇气和魄力,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廉洁政治的必胜信心。
标,指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本,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标本关系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中医说明病变过程中矛盾主次关系的术语。标本理论对于正确分析病情,辨别病症的主次、本末、轻重、缓急,抓住治疗疾病的关键,实施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反腐败工作看,所谓治标,即通过一定途径、方式和措施,煞住不断蔓延的贪渎风气,强力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所谓治本,即通过建立权力监督和权力制约的制度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根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是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治标达到治本的廉洁政治建设路线图。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在这样的形势下,治标便成为当务之急。究其原因,在于腐败现象最大的危害是严重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层层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滋生的腐败,不仅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领域,同时也会影响到民众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心理。在腐败的高发态势下,只有通过治标工作强力打击,使贪婪之风有所收敛,才能给人们以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为治本赢得时间,使制度反腐等治本战略的推进得以更加顺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进入新的阶段,翻开了新的篇章。在治标方面,“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13年以来,十余名省部级高官的落马,彰显出我们打“老虎”的坚定决心。严肃处理各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苍蝇”,体现了维护群众利益的鲜明态度。在具体工作中,既抓查处,也注重对这些案例的曝光,两者结合所起的警示作用,使贪渎行为明显有所收敛,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
2013年,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开局年。从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到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从言出必行到锲而不舍,从通报曝光到严肃查处,“八项规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从元旦、春节的不准送礼、公款吃喝,到中秋的不准送月饼,再到不准用公款制作印制寄送贺年卡……一系列抓节点、抓关键的作风禁令,不仅有效制止了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的蔓延,也使群众对作风建设的常抓不懈充满信心。
通过治标赢得时间的目的在于治本。2013年里,中央在加大治标力度的同时,治本工作也在不断强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了重点部署,基本构建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在界权、限权、晒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如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制定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体制或权力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创新,对于廉政建设的作用是长久而深远的,具有根本的意义。
反腐倡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年来反腐败工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了时间,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随着改革发展迈向“深水区”,将给反腐败工作提出更多挑战。展望未来,在治标问题上还需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严厉惩治贪腐要利剑高悬,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在治本问题上还要通过制度反腐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落实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回应社会的期待。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史和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必将产生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