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黔森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贵州文学院院长,代表作品有《二十四道拐》《非爱时间》《雄关漫道》等。
记得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与村民们拉家常时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村民王治强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习主席平易近人,笑起来像太阳,让我们心里暖洋洋。”他还说:“习主席说我们是哭还是笑的时候,在场的乡亲们都笑开了花。”我在撰写和拍摄《花繁叶茂》电视剧过程中,与花茂村的老百姓有很多接触,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非常打动我。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告诉我:这些年,辛苦了共产党,幸福了老百姓。老人家说的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细想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辛苦了”和“幸福了”这两个词,浓缩了党的形象和老百姓的感受。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十分深入民心,从我与老百姓的交谈中就能充分感觉到。记得我在花茂村采访时,一位村民说:“现在的党员干部都知道哪样做得,哪样做不得。”“有时候,看着他们实在辛苦,想表达表达心意,送什么他们都不要。”“村委会的事情都是一事一议、集体决定。一些谋发展的事情,感觉有困难,都是村干部带头干。”村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现在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也切实反映了全面从严治党在思想观念和制度要求上都在基层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1990年,我加入了中国地质作协,五年后加入贵州省作协,三年后加入中国作协。2011年当选贵州省作协主席、贵州文学院院长至今。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二十年了,对于作协而言,我是再熟悉不过了。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左翼作家联盟到延安鲁艺,再到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与各民主党派等共商国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作家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中,没有缺失历史的责任和担当。
每当我回忆起最初加入作协的模样时,仿佛一下子就能回到那个期待未来、充满激情的青年时代。那时,二十多岁的我是一名地质队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多与山野为伴。这一干就是八年,这八年的野外地质勘探工作,成了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在那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我深夜做梦,梦中的情景几乎都是在翻山越岭、穿林过河。于是,在我的文学创作中,几乎一半以上与地质生活有关,因为我对这片土地魂牵梦萦、爱得深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社会主义文艺在新时代的更大繁荣发展指明了道路。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就会被伟大的情怀所感染。他曾说,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这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有苦难,又自有战胜苦难的办法、力量和智慧。作家应胸怀天下,记录和书写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并让它代代相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我一直铭记于心的责任使命。作家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向生活要智慧,问土地要芬芳。坐在家里,目及方寸,就称知天下事的人,所说的所写的,不可能是实事求是的。有句老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看到的一斑不假,可要说全豹的事就局限了。作家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尽量避免这种局限。
文学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无论你身处怎样的境遇,无论你历经怎样的艰难困苦,仍然能用一颗善良的心、年轻的心去向往生活、向往未来,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文学有多种创作方法和样式,但归根结底是心存善念、温暖人心。王阳明曾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种境界为世人所敬仰,也许有的人终身修炼也达不到,但不要紧,要紧的是你拥有了这样的敬仰和向往,你的心就不会阴暗。培根铸魂是作家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我们要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多下苦功、多练真功,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