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有“发端”与“端正”两方面意思。端正品行应该从小事、小时做起
五月初五这一天为什么被称为“端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文字的源头说起。
甲骨文“端”字写作(耑,读duān),它的上半部为植物破土而出、生长发芽的样子,中间的横线像地面,下半部是植物根系的形状。“耑”是“端”的初文,属于会意字,它以植物初生的样子来表示“初始”“发端”的抽象意义。正如《说文解字》所说:“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
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计时方法,十二个月配十二地支,那么五月份正好配十二地支中的“午”,所以被称为“午月”。“端五”就是“初五”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应该是“午月端五”。但是最迟自唐代起,“午月端五”就被写为“五月端午”,简称“端午”,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战国以后,“耑”字增加了“立”,演变成(端)字。“端”是一个形声字,“立”是象形符号,“耑”是声音符号。“端”除了表示“初始”,还有人体站立“端正”“端直”的意思,引申为人的品行“正直”。《说文解字》:“端,直也。从立、耑声。”
“端”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褒义词,主要表示“正”的意思。如古人穿着的正装被称为“端服”,正式礼服被称为“端冕”;宫廷的正门被称为“端门”;正身安坐被称为“端坐”,直身而行被称为“端行”;唐朝负责监察、弹劾百官的官员——侍御史被尊称为“端公”,因为是御史台长官,也被称为“台端”,这个称呼颇有“正人先正己”“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意味,类似今天“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说法。另外,“端”还是古代谥法中的“上谥”字,古代的大臣死后如果被朝廷追谥为“端”,那是对其一生很高的评价。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的谥号是“清端”,另一位清朝名臣张英的谥号是“文端”。
“端正”是中国人非常看重的品行。《列女传》记载了春秋时期楚成王夫人郑瞀(读mào)的故事。郑瞀最初的身份是陪嫁侍女,在楚王宫中做一名普通的女官。有一天楚成王登上高台,俯看后宫,宫女们纷纷跑过来围观楚王,只有郑瞀“直行不顾,徐行不变”。楚王感到有些奇怪,大声说:“行者顾!”——那个走路的人看过来!郑瞀仍然不看他。楚王又说:“顾,吾以汝为夫人。”——看过来,我封你为夫人。郑瞀还是没有看他。接着,楚王又允诺以千金为赏赐,让郑瞀看过来,郑瞀仍不为所动。于是,楚王亲自走下高台,向郑瞀问个究竟。郑瞀说:我受到的教育是女子举止应该端正而温和,刚才大王在高台上,如果我跑去看热闹,那就失去了宫中女官应有的礼节与仪态。后来大王又以优厚的条件让我看过来,如果我照办,那就是贪图富贵、见利忘义了,一个见利忘义的人,怎么能在大王身边效力呢?楚王听完郑瞀的话,非常赞叹。郑瞀后来被楚王封为夫人,最后死于国难,她作为女官的榜样,留名青史。
《论语》说孔子“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韩诗外传》也记载孟子的母亲怀孕的时候“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这里的“割”,指古人宰杀家畜时分解肉食的方法,如果不按古人特定方法切割,就叫作“割不正”,这样的肉不能吃;“席”指坐席,如果坐席不端正,就不能坐。这些都反映出中国古代圣贤重视小事细节,而且慎始慎初,注重品德。
总结起来,“端”有“发端”与“端正”两方面意思,二者不可偏废。品行端正体现在细微处,也应该从小事、从小时开始培养,要慎始慎初,防微杜渐,这就是造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