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20期

社论

在新长征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要文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体会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更加严明党的纪律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学有所悟

唯有自信方能用好“他山之石”

走好新长征既需坚强意志也需科学方法

秉承涅槃精神,从苦难走向辉煌

以科学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专题  “纪”语话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导语:走好新长征 奋进正当时

寻访精神圣地

赣南:向着涅槃启程

遵义:健康党内政治生活推动伟大转折

泸定:如火信念书写“飞夺”传奇 杨巨帅

松潘:不畏艰险勇向前

会宁:以团结统一走向新的胜利

感悟与启示

走向胜利的政治保证

震惊世界的东方奇迹

长征史料

红军长征之最

关于长征的若干“第一”

长征中的六次会师

燕阁观察

从管党治党角度体悟伟大长征精神

从中央十轮巡视看“四风”变化

半月杂谈

争在朝夕,落在方寸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干事业,起码在尽职关键在担当

“政坛新星”尤需过好“顺境关”

呵护亲情要“耳根净”“心肠硬”

期待党内监督长出“铁齿铜牙”

巡视

政治巡视“体检报告”关注哪些指标

“四种形态”好做法

浙江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书记说纪

发挥党章在执纪审查中的唤醒作用

实践探索

推动落地生根的管用一招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基层正风反腐

重庆:让群众从正风肃纪中增加获得感

青海:全面从严直抵“神经末梢”

对症下药,狠拍“苍蝇”

释疑答问

在党纪处分影响期内又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如何计算影响期

纪检机关认定赌博等行为构成违纪是否必须以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认定为前提

如何认定党员领导干部向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用于购房的行为性质

如何对审批公款出国(境)旅游的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数说纪检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文化传承

古语今悟 ●“六不怕”小议

汤显祖的“四香”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刘志丹:明知要被捕 坦然向前行

 
240里疾驰,赢得转危为安先机;22名勇士,勇夺“生命通道”——
泸定:如火信念书写“飞夺”传奇
本刊记者 杨巨帅 通讯员 梁汀
首页
1

  九月的四川泸定,天已渐寒。站在十三根铁链组成的泸定桥桥头,不由想起长征中担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政委的开国大将杨成武的诗作:“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走在长约百米的桥上,镂空的桥面掩映急流,让人不免心生畏惧。难以想象,81年前,22名红军勇士,怎样冒着对岸射来的密集子弹,攀爬着悬空的铁索,打通红军长征中的生命通道。“飞夺泸定桥”,一个“飞”字,力透纸背地点出了夺桥红军的勇猛,也透出“大渡桥横铁索寒”的险绝。

  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为“飞夺”抢得先机

  清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外。

  高耸的夺桥纪念碑下,数十位白衣老者悠闲地练着太极。和缓的动作,让人无法想象,这里曾发生过分秒必争的生死行军。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纪念馆内,80后讲解员杨梦玫引用《长征组歌》中的词句,将记者拉回到81年前的那个硝烟时刻。

  1935年5月,红军到达大渡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险境——安顺场渡口河水暴涨、水流湍急,“连在河中插下一根木桩都不可能”,架桥更无从谈起。好不容易找到的几艘渡船,每天不间断摆渡也只能过一个团,部队全部过河足足需要一个月,中央原定从此处渡河的计划无法实现。

  天险在前,追兵迫近,局势十万火急,一旦被围困,红军将面临灭顶之灾。72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就在此折戟沉沙。怎么办?中革军委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抢在敌人合围前,越过天险,跳出夹击。“三天之内夺取泸定桥”——一个大胆的决策随之作出。

  “5月26日,中革军委在安顺场当机立断,将红军分作左、右两个纵队,夹大渡河而上,奔袭泸定桥。”杨梦玫指着一幅油画,向记者介绍。

  次日清晨,黄开湘、杨成武率领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作为先锋部队从西岸向泸定桥急进;已经由安顺场渡河的红一师和干部团,由刘伯承等指挥,沿东岸北进,协同袭桥。

  “中央关于火速夺桥的决定,是化险为夷的唯一选择。”泸定县文物管理局局长郭成燕分析当时情势认为,“两军并进,西岸负责夺桥,东岸负责牵制援敌,在那个节骨眼上,这一部署十分合理。”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约320里,两岸崖壁陡峭、山路狭窄,沿途密集碉堡、岗哨,对岸还有敌军的火力射击,行军难度可想而知。第一天,红四团只走了80里。

  然而,此时的局势,又添变故。

  “国民党方面侦获红军北上夺桥的意图,蒋介石急忙从重庆飞抵成都督战,严令各部快速向泸定桥靠拢。”研究红军长征多年的泸定专家黄能贵告诉记者,“红军觉察到敌人的异动,中革军委28日凌晨急电,将原定夺桥部署提前一天。”

  两天时间,两次调整部署。中央在危急关头,审时度势、果断决策,赢得了胜利夺桥的先机。

  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奋勇向前,保证“飞夺”完成

  “时间就是命令!”

  纪念馆内的投影时钟,展示着红军跟时间赛跑,奔袭泸定的急促。滴答跳动的节奏,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

  郭成燕指着一份作战命令说,提前夺桥的电令发到红一军团团部,林彪、聂荣臻立即签署命令,“你们要在此次战斗中,突破过去夺取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此一任务,我们准备祝贺你们的胜利!”

  不到24小时,山路行军240里,还要突破敌人重重堵截,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世界陆军行军史上也绝无仅有。然而,飞夺泸定的战略任务关系全军安危,不容迟疑!

  接到命令后,红四团全团干部立即分头深入连队动员。党总支书记罗华生带领政治处的同志跑到最前头,唱着临时编写的快板鼓舞士气。

  很快,“红四团,加把劲,明晨拂晓到泸定”“走完二百四,赶到泸定桥”“坚决拿下泸定桥”的口号此起彼伏,盖过了咆哮的激流。红一军团干部彭加伦后来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全体将士在活泼的政治工作调动下,决心要和右路军进行夺桥比赛,他们千百个人的心中,什么都抛弃了,只有一座泸定桥”。

  在如火的信念支撑下,红四团将士宛如一股势不可挡的铁流,晨出什月坪、奇袭猛虎岗、架桥磨西面、雨夜过奎武……打仗、修桥、急行军,一刻不停歇——饿了,就抓一把生米嚼;渴了,就捧一把雨水喝;天太黑,就放胆点起火把,佯装败退的川军与对岸的敌人互通番号、隔河赛跑;人太疲,就解下绑腿,与战友绑在一起,互相拉拽着前行,防止因瞌睡落河。

  29日清晨,部队如期到达泸定桥,迅速夺下西桥头。短暂休整后,下午四点发起夺桥总攻,22名勇士,背着磨得雪亮的大刀,腰缠手榴弹,冒着弹雨向对岸爬去……夺桥的惨烈场景,无须过多描述,历史定格在距离泸定桥600米的22座勇士纪念碑上。

  “22座勇士纪念碑,有名有姓的只有5座,有些战士为夺桥而牺牲,却没能留下姓名。”今年66岁的泸定县政协原主席孙光骏指着那些无名勇士碑说,“红军战士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为着集体的目标拧成一股绳,个个都有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有这样的奉献精神,中国革命还能不胜利吗?”

  红军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泸定人。

  43岁的孙贤荣,是泸定县兴隆村的党支部书记,他的爷爷孙名山是当年策应夺桥的右路军一位代理营长。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泸定率先组织民兵奔赴受灾严重的理县蒲溪乡抗震救灾。22天里,作为民兵班长的孙贤荣和战友们,亲眼目睹余震掀落山石,将装载机砸成铁饼,也经历过一天靠一瓶矿泉水度日的艰辛……但是,他们没有畏惧退缩,坚持运粮运油,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

  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奠定“飞夺”基础

  9月23日至10月31日,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一条红军飞夺泸定桥时送给向导的线毯,穿越81年的岁月,静静地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中,诉说着红军与百姓的鱼水之情。

  “红军胜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纪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赢得人民支持。”泸定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倪云芳给记者讲了这样两个故事:

  红四团雨夜行军至杵坭坝附近时,由于天色太黑,影响行军速度,团首长就命令部队准备火把。战士们来到附近村庄,把老乡所有的竹篱笆全买下来,每人绑一个火把,一个班点一个。“要是国民党部队,根本不会去买,直接扯上就走了。”倪云芳说。

  夺桥总攻发动前,红四团将士们来到西桥头的街上,搜集铺桥木板。战士们用老乡家一块门板,就在锅灶上留下一块银元,这一举动迅速得到了群众支持。“当时在家的李国秀、李秀珍等群众还自发拆下门板,送到红军手上,为成功夺桥备足物资”,倪云芳接着说。

  81年来,红军的亲民情怀,感动了一代代泸定人,他们继承发扬着红军精神,在新时代书写着动人故事。

  54岁的泸定县纪委原常委陈永芳,出生于中央红军曾驻扎过的化林坪村,从小就耳濡目染红色传统。2008年10月,她被诊断出身患乳腺癌,手术、化疗之后,她就拖着虚弱的身体投入工作。虽已近退休,但她依然每天和同事一起忘我工作,以监督执纪问责维护群众利益。“陈大姐身上,有一股我们泸定纪检干部特有的拼劲。”县纪委书记邓明勇说。今年,她还被四川省纪委推荐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候选人。

  33岁的徐正莉,每年都会到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感受红军精神,身为兴隆镇副镇长的她,几乎把全镇的“沟沟坎坎都跑遍了”。记者同她下乡,一到村里,村民们就招呼她拉家常。山路弯多路险,滑坡塌方随处可见,她笑着说,“红军为了老百姓,牺牲都不怕,我们吃这点苦算啥”。

  历史奔涌向前,唯有精神不灭。

  “飞夺泸定桥这一史诗般的胜利,靠的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科学决策,靠的是红军战士舍生忘死、一往无前,靠的是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倾力支持。”泸定县委书记陈廷全语气坚定地说,“我们要传承先辈精神,在甘孜州率先脱贫、率先小康,加快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幸福新泸定。”

  这,无疑是泸定在新长征路上的又一次“飞夺”。深厚的红色底蕴,代代传承的红色传统,将推动这片红色热土,焕发出新的生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