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20期

社论

在新长征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要文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体会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更加严明党的纪律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学有所悟

唯有自信方能用好“他山之石”

走好新长征既需坚强意志也需科学方法

秉承涅槃精神,从苦难走向辉煌

以科学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专题  “纪”语话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导语:走好新长征 奋进正当时

寻访精神圣地

赣南:向着涅槃启程

遵义:健康党内政治生活推动伟大转折

泸定:如火信念书写“飞夺”传奇 杨巨帅

松潘:不畏艰险勇向前

会宁:以团结统一走向新的胜利

感悟与启示

走向胜利的政治保证

震惊世界的东方奇迹

长征史料

红军长征之最

关于长征的若干“第一”

长征中的六次会师

燕阁观察

从管党治党角度体悟伟大长征精神

从中央十轮巡视看“四风”变化

半月杂谈

争在朝夕,落在方寸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干事业,起码在尽职关键在担当

“政坛新星”尤需过好“顺境关”

呵护亲情要“耳根净”“心肠硬”

期待党内监督长出“铁齿铜牙”

巡视

政治巡视“体检报告”关注哪些指标

“四种形态”好做法

浙江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书记说纪

发挥党章在执纪审查中的唤醒作用

实践探索

推动落地生根的管用一招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基层正风反腐

重庆:让群众从正风肃纪中增加获得感

青海:全面从严直抵“神经末梢”

对症下药,狠拍“苍蝇”

释疑答问

在党纪处分影响期内又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如何计算影响期

纪检机关认定赌博等行为构成违纪是否必须以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认定为前提

如何认定党员领导干部向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用于购房的行为性质

如何对审批公款出国(境)旅游的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数说纪检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文化传承

古语今悟 ●“六不怕”小议

汤显祖的“四香”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刘志丹:明知要被捕 坦然向前行

 
站在长征起点,探寻党和红军浴火重生的源起——
赣南:向着涅槃启程
本刊记者 窦克林
首页
1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82年前的10月,中央红军在十万百姓的依依惜别中,从赣南的于都出发,踏上了“前所未有的远征路”。途中历尽千辛万苦,翻越20多座高山,跨过30多条河流,谱写了一曲永载史册的慷慨壮歌,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誉之为“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今天,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随着一波又一波来自海内外的人们,踏访这片英雄的土地,再次触摸那段光辉的历史,希冀从红军战略转移的点滴故事、遗迹中,探寻长征胜利、党和红军浴火重生的源起。

  启程:一个信仰坚定的党带领的有序转移

  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以及中央机关组成的两个纵队,共计8万6千多人,在赣州于都完成集结、补充给养装备后,通过群众用门板、床板甚至是棺材板搭起的浮桥,趁夜分批渡过于都河,由此掀开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序幕。

  “这是一次被迫的战略转移。”赣州市委党史办副主任胡日旺介绍,面对敌军步步为营的“铁桶”战略,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当时的领导人却坚持“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的战术,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战至1934年9月,中央苏区只剩瑞金、兴国、于都等六七个县城之间的狭小区域,而且兴国等地已处在敌人的炮火之下。

  局势危急,中央特科情报员项与年又送来了一份敌军欲启重兵提前进攻中央苏区的重要情报。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讲解员钟敏介绍:当时敌人封锁道路,情报送不出去。情急之下,项与年硬是用砖块敲掉4颗门牙,化装成蓬头垢面的乞丐,才顺利把情报送到瑞金。据此,中央下定决心在10月中旬进行战略转移。

  “以实现救亡图存、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党和红军,虽然面临50万国民党军的步步紧逼,战略转移没有乱、没有散,而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显示出党和红军坚定的信仰和非凡的组织能力。”于都县委党史办主任曾懿华说。

  妻子送郎当红军、大娘熬夜编草鞋、儿童团严格查路条……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幅幅当年的画报和文物,犹如历史的见证者,向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讲述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扩大队伍、筹粮备药等准备工作。其中,一张《野战军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和一份中革军委1934年11月1日发布的命令,格外引人瞩目: “军委纵队,10月16日,从晚上渡于都河并应到达新陂地域”“红一军团,10月16日,从晚上于规定地域渡于都河并转移到梓山、里仁、梨村、梨邦桥地域”,“为了隐蔽行动,须夜间行军”“在苏区内行军可以按规定数目点火把”……对多达8.6万之众的部队,做出如此精确细致的安排,可见党所组织的转移工作之严密。

  当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严守秘密,红军转移意图一旦被国民党军知晓,很快就会处于被包围、阻截的危险之中,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和影响。然而,在党有力的组织指挥下,30万于都人民一心向党,共守红军行动秘密。红军数万大军从集结于都到跨过于都河,长达10多天的时间里,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国民党硬是没有侦知到一点消息,红军得以顺利完成“长征第一渡”,伟大长征由此启程。

  深入探究,历史从来没有偶然,看似偶然中其实蕴含着必然。站在长征的起点,远眺长达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正是因为党的坚强、正确领导,红军才能够历经险阻、淬火成钢,最终在陕北汇聚成了一股改变历史的铁流。“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毛泽东同志响亮地回答:“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设想的。”

  行进:严明的纪律始终是坚强保证

  红色故都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中,《红色中华报》记载的一些往事,让人们从回顾那段光辉的历史中,窥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成功之道。

  “刘大文等同志,你们红校毕业后,福建军区分配你们的工作,已经给了你们路费伙食费,但你们在路上却无所不为,在馆前乡,你们吃饭不给钱,在童坊冒领伙食……望你们自己开展斗争,纠正这些错误!” 这也许是对作风问题点名道姓公开曝光的最早实践,表明我们党着力加强纪律建设、抓早抓小治病救人的决心和行动,一以贯之……

  1932年至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执委先后2次发布训令反贪污浪费、反官僚主义,并要求各级工农检察部组织临时检举委员会揭发一切“坏现象”。一时间,“粮秣厂主任罗凤章贪污”“好安乐的民警局长”“一个标本的官僚主义者——杨岳彬的机会主义动摇”等问题被揭发出来,并在红都报刊上大篇幅曝光剖析。在惩治腐败上,中央苏区不仅打响了反腐第一枪,枪毙了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还判处唐仁达、刘仕祥、左祥云、刘天浩等多名腐败分子极刑。

  “这段时间,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反对腐败的努力,使我们党能够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干扰,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瑞金市委党史办主任刘前华说。

  这些宝贵经验,成为党和红军克服极端困难的有力保证。据不完全统计,长征期间,我们党召开的重要会议超过20次,其中一多半都涉及严明纪律、强化作风的相关内容。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发布的纪律训令更是难以计数,对违纪问题的处理也极为严肃。《红星》报曾登载这样一个事情,“红三军团某部上士袁子何,率领运输员一人,故意逗留后面,枪杀群众的猪鸡,乱拿群众东西,经察觉纠正,竟不服从命令,仍故自由行动,有意破坏红军纪律,现已经上级机关执行枪决。”

  在长征起点,重温那峥嵘岁月,使人清晰地认识到,长征之所以能创造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谱写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成立之日起就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具有严明的纪律、过硬的作风,能从容面对任何挫折、战胜一切困难。

  传承:过硬作风支撑全面小康新征程

  作为长征出发地,赣南人民为红军长征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物资支持姑且不论,赣南老区参加红军牺牲的人数就让人震撼。仅有姓名可考的烈士,瑞金有1万7千多人,于都有1万6千多人,兴国达2万3千多人。如今,走在这些县市的街头,遇到老表,随便一聊便是烈士家属。

  英雄故去,精神不朽。82年间,长征精神已在这片红色的土地生根发芽。在赣南,红军、长征,不仅成为大桥、宾馆、广场等地标建筑的名字,还成为很多家长给孩子取的名字,以至于一位于都人告诉记者,曾经有次与朋友聚会,因为叫长征的人太多,不知该怎么区分了。

  这是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这更是老区振兴发展的力量源泉。近年来,960万赣南儿女着力推动老区实现改革振兴,但与全国其他老区一样,赣州仍面临着较为沉重的脱贫攻坚任务。目前,全市18个市县区中,仍有11个是贫困县。贫困县、贫困村以及贫困人口数量均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多,是江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任务越繁重,就越需要赓续传统。在那个筚路蓝缕的年代,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苏区党员干部以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好作风,战胜了重重苦难。如今,带领人民脱贫致富的重任,再次考验赣州党员干部的作风。

  “纪检机关要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作风和纪律保障。”赣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唐舒龙介绍,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机关,不仅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抓手强化干部作风,还通过集中整治、开展巡察等方式加强对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据了解,今年前8个月,赣州市已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21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0人。全市共派出229个巡察组,发现问题线索3144条,其中立案293个,党纪政纪处分87人。

  尘土飞扬的进村路变成平坦整洁的水泥道,低矮昏暗的土坯房变成青瓦白墙的小洋楼……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传承苏区干部好作风,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赣州,这句话已不仅是写在路旁的标语,而逐渐成为党员干部以实干和真情建设这片红色故土的实际行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