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延续发展,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对传统文化既不能“把孩子同脏水一起倒掉”,也不能不加区别“照单全收”
泱泱五千年历史培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追求、民俗风情。以何种态度对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关乎如何对待当下和未来。近期《学思践悟》专栏文章指出,“共产党人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贯态度,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中华民族就必将无往而不胜。”这些论述对于树立科学态度、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无疑具有重要启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黄帝是中华远古传说中的人文始祖。1937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亲笔撰写《祭黄帝陵文》,呼吁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为保家卫国、抵抗日本侵略者而战。这篇文章与国民党中央的祭文,喊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共同心声。国难当头,祭黄帝陵折射出中华儿女尊祖敬宗的传统,以及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凝聚起同仇敌忾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人说,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有了。语言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法国作家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这句撼人心扉的话,就生动揭示了这样的道理——文化不灭,民族永存。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延续发展,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对于传统文化,首先应取其精华,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滋养了自豪自信的民族气质,培育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比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实践者,我们党高度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比如,“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观念、“德治礼序”的崇德重礼传统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上看待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上继承传统文化,从寻找中华民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上发展传统文化,形成了系统的方法和理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逐渐融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路理念中。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传统文化也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应客观理性对待,既不能“把孩子同脏水一起倒掉”,也不能不加区别“照单全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换句话说,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有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精神,取其精华,该吸收的大胆吸收;去其糟粕,该摈弃的坚决摈弃。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需要特别警惕传统文化糟粕的不良影响。比如,跑官、买官、卖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荣誉和职位等现象,无不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问题投射出“人身依附”的封建思想,“家族式”腐败背后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朽观念;重血缘关系导致“任人唯亲”问题,人情社会催生“看面子”、“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风气。对于这些陈腐的观念和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坚决反对,通过严格教育管理、严明法纪、倡导新风尚等多种有效措施,压缩其“容身”发展空间,遏制其蔓延传染势头。总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就能更好地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