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在认真学习近期《学思践悟》专栏文章的基础上,围绕文中有关论述组织了体会文章,供大家参考——
唯有自信方能用好“他山之石”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积淀与滋养,二者始终是相伴相随的
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厚重广博,是中华儿女深植于心、可以丰富但无法替代的根与魂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但学什么、怎么学,关乎发展方向乃至前途命运。近日,《学思践悟》文章指出,“只有清醒地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准备放弃什么,才能建立起自信,才知道如何学习借鉴。”这一论述凝练而深刻地阐明了学习借鉴的正确方法:以自信为基础,不卑不亢、博采众长,用好“他山之石”。
中华文明具有最为深厚、最为广泛的自信基础。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古埃及、古罗马、古巴比伦虽然在人类长河中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但都归于历史,只有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风雨沧桑,绵延至今,并且拥有接续相承的历史文化记录。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中国文化也是世界的主流文化之一,并广泛辐射周边区域和其他民族。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差异、民族差异大,但统一始终是我们的主旋律,中华文明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在世界文明中也是少有的。中华文明历经风雨而不衰、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共同认同的中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精神纽带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上,培育出彰显政党宗旨、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可以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积淀与滋养,二者始终是相伴相随的。
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厚重广博,是中华儿女深植于心、可以丰富但无法替代的根与魂。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历经战争冲突、朝代更替、异域影响非但没有泯灭,而且在融合中不断吸收、借鉴和发展,其包容特质愈加凸显。中华文明在珍视自身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去伪存真,创造过引以为傲的“秦风汉韵”、“魏晋风流”和“盛唐气象”,助力中华民族长期雄踞世界舞台中央。相反,清末民初,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移植西方政治制度,再到文化上“全盘西化”的主张,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机械地照搬西方看似先进的器物、制度、理念,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越走越宽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使党的政策、主张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追求、时代特征等高度融合。“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唯有对自身独特性有清晰的认识,在自信的基础上去学习借鉴然后消化吸收,才能避免削足适履、无所适从。
不同的土壤,孕育出不同的思想文化,学习借鉴别人好的东西,我们不必低着头,不必弓着腰,更不必将他国经验全部奉为圭臬,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正所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模式,结果有的经济低迷不振,有的将议会政治变成争吵打斗,还有的街头运动四起、甚至流血冲突不断。因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味“崇外”,盲目“拿来”,不仅于自身无利,甚至还会带来灾难。不惟如此,“世界历史没有终结”,西方国家面临着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恐怖主义的威胁等挑战,也在迫切找寻解决良策,不少国家都将目光投向中国,交流和借鉴中国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从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到为人类利用好网络空间提出“五点主张”,从G20杭州峰会把脉世界经济再到金砖国家领导人果阿会晤携手规划发展新蓝图,今天的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更加自信,也更加积极和主动。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余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