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3年第24期

社论

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要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李希同老挝人革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委书记、
国家监察总署署长坎潘举行会谈

新时代  新指南

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真抓实干的重要论述

把实事求是贯穿调查研究始终

以正风肃纪实效取信于民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重庆:扎实推进清廉重庆建设

以清廉重庆建设体系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协同联动写好“合”字文章

典型引路推动全域构建

标本兼治解决系统顽疾

朝着体系化的目标坚定迈进

智慧监督解民忧

刹住隐形变异的“车轮歪风”

特别关注

为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专访中国纪检监察协会会长吴玉良

用心用情助力纪检监察事业发展
——中国纪检监察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侧记

铁军风采

燃尽生命之火  守护税务清廉——追记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
党委纪检组原副组长、 二级调研员张志刚

兰台论策

在正风肃纪反腐中将斗争进行到底 

学术研究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一得之见

精准施策强化政治监督

因地制宜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把纪律教育融入主题教育之中

全方位监督推动民主生活会从严从实

严声嘹亮

“地瓜”商品联四海——义乌监督护航“走出去”蹄疾步稳

万商助廉  亲上加清

义乌“地瓜”越耕越甜

省下6小时  多赚几趟钱 

书记说纪

攥指成拳聚合力

下好“室企地”一盘棋

纪审联动深挖“蝇贪蚁腐”

法法衔接提升办案质效

实证纪法

如何理解把握监察法实施条例对同步录音录像自查的相关规定

实招集萃

出台工作指引做实派驻监督

加强指导联系促“探头”作用充分发挥

深化协作配合实现攥指成拳

从严惩处让监督长牙带电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名城话廉

安庆  平安吉庆  风正气顺

监察史话

西汉时期的教化思想

知行话题

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

评论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把实事求是贯穿调查研究始终   

程美东

1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实际情况、达到实事求是目的的手段。调查研究的过程,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化。如果偏离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查研究的整体方案和方式方法必然严重缺乏科学性,无论花费的气力多大、动用的人力再多,形式看起来再怎么灵活多样,其结论都只能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由此给出的工作建议很可能无效无用,甚至对实际工作产生危害。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各环节,都应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调查研究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以人民为中心开展调查研究,就要倾听了解人民的真实心声,决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群众,然后有选择性地开展调查,寻找有利于自己的材料,进行合目的性的加工整理,这样的调研往往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比如,某地为了建设商业园区而进行征地拆迁建设的调研,若只想着如何让居民搬迁,着力按拆迁后有多少经济效益、居民可以获得多少利益、居民有多少人支持等思路来进行调查,而忽视群众在拆迁后的长期利益保障,主观屏蔽持反对观点的群众意见,可能会形成一份“报喜不报忧”的调研报告。根据这样的调研结论而出台的政策,必然招致群众反感,甚至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调查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实际分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立足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看起来很简单,讲起来也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对作风和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根据实际调查能力来设计调查方案,既不能浅尝辄止,也不能眼高手低。第二,要考虑调查对象是否符合调查目标的需要,科学准确划定调查对象范围。第三,要考虑调查途径和方法是否能够达到调查的目的,精准选取最合适的方式方法。哪一方面考虑得不周到不细致,都可能使调查研究流于表面,得出不真不准的结论。

  调查研究必须秉持科学精神和态度,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弄虚作假。有无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是决定调查研究能否了解真实情况、达到调查目的的关键。什么是调查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具体内容需要视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而定,但从一般意义而言,就是要有求真的愿望、科学的思维,抱有解决真问题的决心和信心,要虚心学习、尽量用好一切现实条件下所能够利用的资源和方法。有了这样的精神和态度,在实际的调查中就不可能大而化之、敷衍了事,更不会搞“注水”“掺假”。举例来说,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去调查一个社区的治安管理状况,就不能简单地去当地派出所或者居委会等相关单位获取现成的资料,而必须增加走访环节,跟当地长期居住的群众面对面深谈,走访上级有关部门,搜集问题线索,开展个案跟踪调查等,这样调查的结果客观性和准确性才能大大增加。

  调查研究首先要围绕基本目标即客观、准确、全面了解实际情况而展开。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怎么去“求”其中的“是”?只能是通过深入调查。“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在展开调研之前,必须锚定目标,不能走马观花、泛泛了解。举例来说,想了解高校党政管理体制和学术发展的关系,那就深入到管理机构和学术单位的相关人员中,通过调阅管理文件、咨询双方单位的意见、查看科研成果绩效等。只有目的明确、问题导向鲜明的调研,才能取得实效。

  调查研究需要深入细致全面。我们都熟知盲人摸象的故事。每个盲人都相信自己是经过调查的,是真的感受。他们犯的错误就是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只是触摸了自己所能接触到大象的个别部位,以为这些就是大象的全部。倘若这样搞调查,必然导致严重片面性。正确的办法是每个人都细细摸一下大象的全身,再经过头脑加工,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所以,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并不容易做到,如果考虑问题过于片面甚至是只考虑一方的利益,那么调查的客观性肯定受到干扰,后期就无法开展科学研究,这样的调研结果可能就“谬以千里”。

  调查研究必须要善于收集材料、善于分析材料、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有的同志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不问材料来源,也不敢提出质疑,稀里糊涂、得过且过,对资料的准确性把关不严,会误导后期的研究工作。还有些同志看起来勤勤恳恳、四处奔波,材料收集了很多,但写出来的调研报告质量不高,对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不大。这就是因为“调”而不“研”,只是到基层进行走访、简单了解情况,但没有真正去查找和发现问题,更没有思考和分析问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知的阶段,不会有理性分析和客观研判。这样的调研,只能是白花时间、空耗资源,没有实际价值。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必须沉到一线细致找问题、寻良策、解难题,“调”以务实、“研”以致用,才能真正发挥调查研究的作用。(作者: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贵州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准惠民利民着力点,下大力气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图为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苗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