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强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一重要要求饱含着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为民初心和始终不渝的深厚情怀,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俗话说:“一丈不通,万丈无功。”基层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是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最后一公里”是否通畅,直接关乎党的政策落实情况,关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如果好政策总是“悬在半空”、到不了群众家门口,群众的获得感就会打折扣;如果合理诉求总没有及时回应、急难愁盼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难免心气不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话锋所指的就是那堵疏离党群干群关系的“隔心墙”。经过十年全面从严治党,情况有了很大改观,逐步形成了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良好导向,但仍有些堵塞“最后一公里”的顽瘴痼疾未清除,还有一些改头换面、穿上了“马甲”。比如,前不久东北某地有市民吐槽中午去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发现几个大门紧闭,大家只能在外面受冻排队,打12345热线还被告知“协调不了”;再如,有餐饮老板4个月内连续申请了13次营业执照都没有办下来,工作人员只说“看办事指南照着操作”,连群众把笔记本电脑带去请教也不理睬……这些虽是个例,后来也迅速得到了整改,但依然刺痛了老百姓的神经,损害了干部队伍形象,更让人质疑个别单位为民服务的诚心几何。
反思那些被曝光的案例,为什么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到这儿却让人感觉“差那么一点儿”,甚至险些成为“最堵一公里”?其中固然有权责不够明晰、流程不够优化、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但更多与一些部门和党员干部身上的作风陋习相关。有的是高高在上“不屑”干,认为群众的事不过是小事,漠不关心、熟视无睹,一推二拖三挂起,只图自己舒服,不管群众冷暖;有的是明哲保身“不愿”干,烦与群众见面、怕惹麻烦上身,一听群众反映问题,唯恐避之不及;有的是常坐机关“不会”干,缺乏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能力和办法,不知其所思所想、所急所盼,自然服务不到点儿上;有的是偶一为之“不常”干,上面有要求就搞搞活动、做做样子,看似“马上就办”,实则浅尝辄止,没有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的韧劲;有的是事不关己“不主动”干,遇到涉及多个部门的事情就“踢皮球”,“只告知自己不能办,不指导去哪里办”。更有甚者,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权力”故设障碍、人为添堵,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凡此种种,归根结底还是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缺失、服务意识缺位、责任担当不足。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迫切需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持久的作风之变涤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沉渣,扫清为民服务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积弊,切实解决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在思想上打通,经常正一正自己的群众观点,心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群众的“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人文关怀,以破除官僚主义“心障”解开群众怨怼“心结”。在行动上打通,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作风并形成常态,通过实打实走访调研触摸社情民意,透过面对面倾听诉求把脉急难愁盼,下大气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努力让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同时对那些在为民办事上虎头蛇尾的行为坚决纠正,对那些“雁过拔毛”、吃拿卡要的人坚决查处。在体制机制上打通,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要持续优化基层治理,减轻基层负担,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把经常性具体服务和管理职责落下去,把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称下沉到基层,把为群众服务的资源和力量尽量交给与老百姓最贴近的基层组织去做,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基层治理平台,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