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0年第12期

社论

行到中程继续发力 确保完成全会部署

新时代 新指南

精读原文怎么做到统筹兼顾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思想导读学好用活统筹兼顾科学方法论

学者视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统筹兼顾方法论

学知躬行强化统筹意识 跟进监督保障落实

坚强保障 决战决胜 甘肃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强化监督,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监督纪事二维码助力精准监督落细落实

突出问题查处后省住建厅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片区联合破解熟人监督难题

怠政县长免职记

监督手记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接受监督等

兰台论策

写在开栏之际

解锁主动投案从宽处理的“正确姿势”

编辑观察问题干部为何掀起“主动投案潮”

实践探讨主动投案等于自首吗

            如何让主动投案成为常态

            对主动投案者从宽处理要考虑哪些因素

名城话廉

绍兴:古越多名士 廉脉源流长

汇聚涓涓清流 永葆古城本色

廉脉悠悠话清白

七七草杂谈

分则力散专则全

正风反腐在身边

农村富了,集体“家底”怎么管

水三村的蝶变

江苏“三资”监管直击这些老大难

实践者说 紧抓惩治这一手不放松等

专家点评强化“三资”监管须往深里抓实里做

评论

监督执纪问责都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谈之二

展望中国发展前景要坚持长远的眼光

专题 战“疫”进行时

解码中国战疫坚实脊梁 砥柱中流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从战疫大考看全面从严治党成效

正风深一度

把跑偏的“礼尚往来”扳正过来

撕碎“遮羞布” 打掉“潜规则”

从隐藏的微信红包记录里揪出收礼者

一得之见

见微知著的能力从哪里来

以移风易俗推进风清气正

实证纪法

解读如何理解和把握《规则》有关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的规定

书记说纪

围绕“六稳”“六保”加强监督保障落实

明德风苑

冯骥才:必须把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承担起来

弘扬文化遗产 赋彩全面小康

名家荐书

齐玫:了解运河文化的五本书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知行话题

从哲学视野、经济视角、国际视点看育新机开新局

五月观察

2020年5月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大事回顾

五月观察

围绕“六稳”“六保”加强监督保障落实
首页
1

    “六稳”“六保”事关全局,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为反映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监督保障“六稳”“六保”落实的生动实践,我们约请三位纪委书记讲述自己亲历的监督故事,分享履职尽责的思考感悟。

 

600多名农民工的工作有了着落

“短短几天时间,相关各方在护航专班推动下已经会商了三次,基本形成了问题解决意向框架,困扰我们企业5年多的老大难问题就要解决了,600多名农民工的工作也有了着落……”4月22日,山东金融资产青岛分公司在给青岛市纪委监委的感谢信中,对我们李沧区纪委监委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促就业的做法表示了感谢。

事情还要从纪委启动的“为企业护航”专项行动开始。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我们抓住促企业发展、保居民就业这个当务之急开展监督,通过开设专项举报电话、走访企业等,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和诉求,推动各街道、各职能部门落实属地责任、监管职责,助力企业稳就业。

4月中旬的一天,山东金融资产青岛分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联系区纪委监委护航行动专班,反映了一件令他头疼的事。他们企业与李沧区某社区在旧村改造过程中,购买了社区拆迁改造项目的债权,由于债权纠纷,项目曾于2018年被迫停工半年。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该企业的项目濒临停滞,导致600多名施工企业农民工停工失业,还面临着国有资产流失、拆迁居民回迁延期、拆迁过渡费滞付等一系列问题。

护航行动专班的同志向我报告这一情况后,我立即应约与该企业主要负责同志见了面,经过3个多小时的交谈,全面掌握了企业面临的问题。同时,我也发现在这件事情中,有关街道、社区的干部对相关政策和法律把握不准,心存顾虑,厌战畏战情绪严重。

针对该企业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我主动约谈了相关街道的党工委书记,一方面要求他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克服畏难心理,积极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讲明了我们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和容错免责的文件精神,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街道和社区工作“立标划线”。

在我们的督促下,该街道与社区、企业三方坐在一起,通过高频次的积极会商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各方达成继续合作共识,签订了操作性强的后续合作协议。至此,600多名施工企业农民工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社区拆迁居民的拆迁过渡费也有了保障,并能在今年8月前全部实现回迁。(作者: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李群)

 

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近日,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举行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信贷签约仪式,6家金融机构向12家民营企业现场签约授信4.79亿元,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这一举措的施行,离不开区纪委监委的一份专题报告。

3月下旬,我区复工复产大幕开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民营企业能否“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成为我们强化“六稳”“六保”监督的一个关注重点。

为掌握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我带头走访企业,同时安排5个纪检监察组分头深入部分民营企业走访,了解企业融资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20多家企业普遍反映,受全国乃至全球疫情影响,原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资金流循环不畅,企业面临等米下锅的困境,而银行又存在不敢贷、不愿贷现象。之后我们又来到区财政局,该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一些民营企业因资金紧缺,想请政府帮助协调解决融资难题,将电话打到局里,但实际对接银企的职能更多是在区政府金融办,企业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对接。

一方面是企业资金短缺,另一方面是对接“无门”。综合这些情况,我们敏锐地意识到,当前我区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上还存在政策宣传不够、工作机制不畅等问题。强化政治监督,不仅要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推动解决问题,为民营企业发展纾困,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立即组织区纪委监委的同志撰写一份专题报告,提出建立“政、银、企”三方对接机制等具体措施。报告成稿的当晚,我就把它呈报给了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一场专项行动迅速启动。区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摸排辖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一企一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整理金融机构融资优惠政策并汇总成册,加强政策宣传,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一周后,我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信贷签约仪式如期举行,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在与市农商银行完成信贷授信签约后兴奋地说:“就像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对企业发展有了信心。”(作者: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官宇)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纪委监委干部到东风德纳车桥厂走访,了解稳企业相关政策落实情况。高书文/摄

 

监督防止民生帮扶“一阵风”

今年4月,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纪委监委的一次工作例会上,党风政风监督室的同志汇报了一件事,令我触动颇深。此前,他们在脱贫攻坚专项监督中检查“应保尽保”政策落实情况时,对辖区低保户黄某进行了入户走访。他们发现,黄某罹患精神疾病、无劳动能力,因病情反复已住院一段时间,疫情发生以来除低保金及丈夫零工收入外再无稳定生活来源,住院期间每月自付的数百元伙食费也成为家庭困扰。随着中小学校复学,女儿上学所需开支让黄某的丈夫愈加发愁。

民生问题无小事。疫情冲击下,民生工作挑战更大,如何动态精准了解群众需求,让帮扶工作常态化而非“一阵风”?我认识到,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将监督保障基本民生作为工作重点,立足职责及时为困难群体纾忧解困,确保帮扶政策精准落实。

了解到黄某一家的困境后,我们第一时间向民政部门反映,督促他们扛起责任,最终助其申请到困难家庭临时救助金4800元。事情至此本可画上句号,但在我们看来,临时救助金只能解决群众燃眉之急,并非帮扶救困长久之计。基于此,我们进一步推动教育部门联系黄某女儿所在学校,为其减免午餐费,给予学年最高补助1000元。同时,压实镇政府和人社部门责任,督促他们帮助黄某丈夫解决就业问题,期望实现困难群众自我“造血”。

黄某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如何举一反三,让更多与黄某类似的群众生活得到保障?我们认识到,在督促纠治整改具体问题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还应深挖问题根源,压实主体责任,推动提升基层帮扶执行力、完善民生帮扶领域长效机制。

5月,我们围绕强化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向区政府发出建议书,建议各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明确各类社会救助的条件、标准和基本适用情形,形成简单易懂、实操性强的操作手册,便于基层执行。此外,督促镇街和相关部门加强动态监测、定期回访,强化临时救助和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并结合实际对缺位制度抓紧补漏,让保民生措施有力度有温度。(作者: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刘琦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