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0年第12期

社论

行到中程继续发力 确保完成全会部署

新时代 新指南

精读原文怎么做到统筹兼顾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思想导读学好用活统筹兼顾科学方法论

学者视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统筹兼顾方法论

学知躬行强化统筹意识 跟进监督保障落实

坚强保障 决战决胜 甘肃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强化监督,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监督纪事二维码助力精准监督落细落实

突出问题查处后省住建厅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片区联合破解熟人监督难题

怠政县长免职记

监督手记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接受监督等

兰台论策

写在开栏之际

解锁主动投案从宽处理的“正确姿势”

编辑观察问题干部为何掀起“主动投案潮”

实践探讨主动投案等于自首吗

            如何让主动投案成为常态

            对主动投案者从宽处理要考虑哪些因素

名城话廉

绍兴:古越多名士 廉脉源流长

汇聚涓涓清流 永葆古城本色

廉脉悠悠话清白

七七草杂谈

分则力散专则全

正风反腐在身边

农村富了,集体“家底”怎么管

水三村的蝶变

江苏“三资”监管直击这些老大难

实践者说 紧抓惩治这一手不放松等

专家点评强化“三资”监管须往深里抓实里做

评论

监督执纪问责都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谈之二

展望中国发展前景要坚持长远的眼光

专题 战“疫”进行时

解码中国战疫坚实脊梁 砥柱中流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从战疫大考看全面从严治党成效

正风深一度

把跑偏的“礼尚往来”扳正过来

撕碎“遮羞布” 打掉“潜规则”

从隐藏的微信红包记录里揪出收礼者

一得之见

见微知著的能力从哪里来

以移风易俗推进风清气正

实证纪法

解读如何理解和把握《规则》有关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的规定

书记说纪

围绕“六稳”“六保”加强监督保障落实

明德风苑

冯骥才:必须把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承担起来

弘扬文化遗产 赋彩全面小康

名家荐书

齐玫:了解运河文化的五本书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知行话题

从哲学视野、经济视角、国际视点看育新机开新局

五月观察

2020年5月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大事回顾

五月观察

坚实脊梁 砥柱中流
——党的全面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证
本刊记者 张国栋
首页
1

“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介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效。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2020年2月26日,云南省对口支援湖北省医疗队临时党委为在抗疫一线发展的一批新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来势凶猛,猝不及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介绍,疫情爆发初期,该院发热门诊量骤增近20倍,疑似患者确诊难,确诊患者住院难,轻症拖成重症,医疗资源被严重挤兑,“医院每天充斥着抢救声,秩序忙乱,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煎熬”。

千里之外,疫情牵动着党中央。大年三十,习近平总书记夜不能寐。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在大年初一召开,全面部署抗疫工作,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明确“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我顿时感到形势将会扭转,焦虑情绪有所缓解。”胡豫说。

此前,1月7日、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疫情防控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

封一座城、护一国人。1月23日上午10时起,湖北省暂时关闭离汉通道,第一时间切断病毒传播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这一战略决策,他强调:“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气,但该出手时必须出手,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敏锐洞察、果断决策,毫不畏惧、绝不迟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异常艰巨的战疫使命扛在肩上,总体指挥,科学研判,周密部署,精准施策,在极短时间内扭转局面、稳控局势。

1月27日,武汉协和医院一所分院整体改造成重症患者定点医院,可隔离收治810人,就医秩序明显改善;28日,援鄂医疗队陆续进驻该院;2月5日,首批684名轻症患者连夜进入该院托管方舱医院。胡豫说,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为障狂澜作砥柱,还擎旗帜荡尘埃。”从疫情加速蔓延、防控形势胶着对垒到初步遏制蔓延势头,从本土新增病例数下降至个位数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从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到全国防控进入常态化,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1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4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多个重要会议,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进行全面部署。同时,总书记先后赴北京、湖北、浙江等地考察调研,指导工作开展,传递必胜信念,鼓舞一线士气。

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相关举措,极大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对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起到了根本引领和推动作用。

 

“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彰显卓越的组织动员力,展示出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自觉服从服务疫情防控大局,推动纪检监察机关科学精准稳慎有效实施监督,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将中央预算内投资优先向疫情重灾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隔离设施等传染病防治急需的项目倾斜;国家卫健委先后制修订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着力提高医疗救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陆海空3支医疗队除夕夜驰援武汉,中部战区调动直升机投送抗疫医疗物资,空军派出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各省区市亦火线驰援。江苏先后派出2802名医疗队员,约占该省重症科、呼吸科、感染科三个专业人员的80%,“苏大强”的给力支援赢得网友一片赞誉;除了派出医疗队,山东还向湖北捐赠大量食品、空调、电暖器、发热巡诊车等,一系列硬核行动获得“搬家式支援”美称;广东的水产品、黑龙江的大米、新疆的阿克苏苹果等,各地捐赠的生活物资持续“涌向”湖北。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党政军民学总动员、东西南北中齐发动。

“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可思议”,透过24小时不间断的云直播,四千万中外网友见证了奇迹。3.39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按照常规建设至少要2年,而雷神山医院两倍于火神山医院体量。短短10天,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从无到有、平地拔起,分别提供1000张、1500张床位,使武汉市重症患者收治能力快速提升。

有评论指出,实际上哪有什么“基建狂魔”,只不过是亿万人民在不懈奋斗。党中央集中统一的坚强领导、上下协同的指挥体系、运行高效的执行能力,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才成就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上下同心者胜,众志成城者赢。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全国上下紧急行动,开展了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在最短时间内阻断了疫情传播。疫情防控阻击战体现出无与伦比的组织动员力,充分显示了党的领导的巨大能量威力。

 

疫情肆虐的危难关头,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

20升一桶的消毒液,一次提两桶;沉重的制氧机,一次搬两台;一箱箱防护服,扛起就走。这是共产党员、57岁的杨伟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的重要工作内容。

杨伟是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车队的驾驶员。“虽然年纪大一点,但我身体好,经验丰富,我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必须上。”接到驰援武汉的消息,杨伟没有半点迟疑。在武汉抗疫一线,杨伟奋战了一个多月。

面对肆虐的疫魔,危难之际,千千万万个像杨伟一样的党员毅然上阵。在救治患者的特殊战场,一分一秒都是生死考验,他们挺身而出;在保障工作的支援战场,争分夺秒向一线输送 “粮草”,他们挺身而出;在群防群控的阻隔战场,不分昼夜构筑严密防线,他们挺身而出。

在各条战线,涌现出不胜枚举的党员抗疫感人事迹。广东潮州市开元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桂曼早出晚归、日夜奔走,每天步数都保持在3万步左右;既是排查员、巡逻员、消毒员,又是服务员、宣传员、指导员,湖北襄阳市党员志愿者王皓每天在多重身份中切换自如……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一个带头冲锋的身影,都是无声而有力的动员,凝聚着战疫力量。广大党员冲锋陷阵,形成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释放出激昂澎湃的凝聚力。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筑起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

身体出现不适后,仍抱病挺身而出,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武汉市武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智明因公殉职;湖南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向卫煌奋战56天,倒在疫情防控一线,年仅43岁……疫情好转,有的同志却长眠在这个春天。据不完全统计,在抗疫一线殉职的同志中,党员占70%以上。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乃至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一个历经磨难而不衰的民族,必定有无穷的力量;一个屡遭挫折而不倒的国家,必定有坚实的脊梁。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一定能够披荆斩棘、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