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0年第12期

社论

行到中程继续发力 确保完成全会部署

新时代 新指南

精读原文怎么做到统筹兼顾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思想导读学好用活统筹兼顾科学方法论

学者视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统筹兼顾方法论

学知躬行强化统筹意识 跟进监督保障落实

坚强保障 决战决胜 甘肃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强化监督,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监督纪事二维码助力精准监督落细落实

突出问题查处后省住建厅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片区联合破解熟人监督难题

怠政县长免职记

监督手记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接受监督等

兰台论策

写在开栏之际

解锁主动投案从宽处理的“正确姿势”

编辑观察问题干部为何掀起“主动投案潮”

实践探讨主动投案等于自首吗

            如何让主动投案成为常态

            对主动投案者从宽处理要考虑哪些因素

名城话廉

绍兴:古越多名士 廉脉源流长

汇聚涓涓清流 永葆古城本色

廉脉悠悠话清白

七七草杂谈

分则力散专则全

正风反腐在身边

农村富了,集体“家底”怎么管

水三村的蝶变

江苏“三资”监管直击这些老大难

实践者说 紧抓惩治这一手不放松等

专家点评强化“三资”监管须往深里抓实里做

评论

监督执纪问责都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谈之二

展望中国发展前景要坚持长远的眼光

专题 战“疫”进行时

解码中国战疫坚实脊梁 砥柱中流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从战疫大考看全面从严治党成效

正风深一度

把跑偏的“礼尚往来”扳正过来

撕碎“遮羞布” 打掉“潜规则”

从隐藏的微信红包记录里揪出收礼者

一得之见

见微知著的能力从哪里来

以移风易俗推进风清气正

实证纪法

解读如何理解和把握《规则》有关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的规定

书记说纪

围绕“六稳”“六保”加强监督保障落实

明德风苑

冯骥才:必须把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承担起来

弘扬文化遗产 赋彩全面小康

名家荐书

齐玫:了解运河文化的五本书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知行话题

从哲学视野、经济视角、国际视点看育新机开新局

五月观察

2020年5月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大事回顾

五月观察

监督执纪问责都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谈之二
林水
首页
1

  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学习运用这一科学方法,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强调做好“后半篇文章”。

  “前半篇文章”和“后半篇文章”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完成和保障。做好“后半篇文章”,不仅有利于推动当下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为开启下一篇文章提供方法、创造条件、开拓路径,形成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不做或者做不好“后半篇文章”,很容易导致前功尽弃、功败垂成。高度重视“后半篇文章”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鲜明特色,体现在监督执纪问责的方方面面。

  监督是纪委监委的第一职责、根本职责。开展监督工作,发现问题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是第二步,运用成果是第三步。高质量的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既能保障党和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又能够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整改意见、倒逼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促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提质增效。实践中,一些地方探索纪检监察建议书“一书三送”机制,即分别送发案单位,送当地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党组织加强整改、建章立制。再比如,巡视工作16字工作方针“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重音都落在“后半篇文章”,重点都在于解决问题、推动整改落实。这就要求及时处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做到件件有着落,同时加强日常监督和整改评估,督促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在组织开展常规巡视的同时,适时开展“再巡视”“回头看”,推动老问题、新问题一并解决,把“后半篇文章”做深做实做到位。

  执纪执法过程既是严肃的政治工作,也是做人的工作,要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同样离不开“后半篇文章”。在监督执纪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粗暴、一棒子打死,始终把握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犯错误的干部既认识到纪法的约束和刚性,又体会到组织关心关爱,真诚认错悔错。实践中,许多地方加大受处分人员跟踪回访工作力度,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力量,提高了重回正轨的信心。“后半篇文章”还包括监督检查纪律处分执行情况,纠正处分决定“打白条”“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确保党的纪律“带电”“长牙”。

  问责是管党治党的利器,但必须用准、用好,避免背离初衷、事与愿违。当前,有的地方出现随意问责、滥用问责,甚至依赖问责推动工作的现象,难以让人信服,也伤了一些基层干部的心。解决这个问题,既要严格认定标准和区分不同情形,提高问责精准度,也亟须做好问责“后半篇文章”,不能一问了之。既要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影响期满、表现突出的干部,该用的大胆使用,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还应加强对问责效能的评估,及时纠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等问题,对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责。

  做好“后半篇文章”,根本在于坚持问题导向,这也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无论是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信访举报、巡视巡察,都要直奔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沿着问题挖,既解决面上的问题,也解决背后的问题,通过破解难题打开工作局面,建立健全防止同类问题反复发生的长效机制,实现解决问题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案说纪说法,整治不正之风,莫不如此。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自身也应与时俱进改进工作、改善方式,使高素质队伍和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总之,干任何事业都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耐力,都要有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慎终如始、务求实效。有了这种精神,无论是落笔“前半篇文章”还是续写“后半篇文章”,都能够不求虚声、不务虚功,义无反顾、真抓实干,成就一篇篇灿若云锦、铿锵有力的好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