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0年第12期

社论

行到中程继续发力 确保完成全会部署

新时代 新指南

精读原文怎么做到统筹兼顾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思想导读学好用活统筹兼顾科学方法论

学者视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统筹兼顾方法论

学知躬行强化统筹意识 跟进监督保障落实

坚强保障 决战决胜 甘肃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强化监督,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监督纪事二维码助力精准监督落细落实

突出问题查处后省住建厅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片区联合破解熟人监督难题

怠政县长免职记

监督手记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接受监督等

兰台论策

写在开栏之际

解锁主动投案从宽处理的“正确姿势”

编辑观察问题干部为何掀起“主动投案潮”

实践探讨主动投案等于自首吗

            如何让主动投案成为常态

            对主动投案者从宽处理要考虑哪些因素

名城话廉

绍兴:古越多名士 廉脉源流长

汇聚涓涓清流 永葆古城本色

廉脉悠悠话清白

七七草杂谈

分则力散专则全

正风反腐在身边

农村富了,集体“家底”怎么管

水三村的蝶变

江苏“三资”监管直击这些老大难

实践者说 紧抓惩治这一手不放松等

专家点评强化“三资”监管须往深里抓实里做

评论

监督执纪问责都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谈之二

展望中国发展前景要坚持长远的眼光

专题 战“疫”进行时

解码中国战疫坚实脊梁 砥柱中流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从战疫大考看全面从严治党成效

正风深一度

把跑偏的“礼尚往来”扳正过来

撕碎“遮羞布” 打掉“潜规则”

从隐藏的微信红包记录里揪出收礼者

一得之见

见微知著的能力从哪里来

以移风易俗推进风清气正

实证纪法

解读如何理解和把握《规则》有关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的规定

书记说纪

围绕“六稳”“六保”加强监督保障落实

明德风苑

冯骥才:必须把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承担起来

弘扬文化遗产 赋彩全面小康

名家荐书

齐玫:了解运河文化的五本书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知行话题

从哲学视野、经济视角、国际视点看育新机开新局

五月观察

2020年5月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大事回顾

五月观察

施力梗节 源头治理——
江苏“三资”监管直击这些老大难
本刊记者 刘来宾
首页
1

江苏是全国经济大省,也是农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遇到农村集体“三资”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相应早于其他地区。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痛点、难点,江苏省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推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一系列有力举措,努力在事前监督、源头治理方面下功夫,有效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治理问题。

如何防止集体资产变成村干部的“摇钱树”?

摸清家底,规范产权交易

问题:一些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管理混乱,资产资源发包、出租、出让等程序不规范,给村干部以权谋私留下空间。一些村干部通过场外交易、暗箱操作等手段,将集体资产低价指定给专人,以此收受好处,群众意见很大。

破解:在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江苏省纪委监委监督推动省级主管部门全面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村级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行为,做到“应进必进”,杜绝场外交易和暗箱操作。及时公开公示村集体资产资源存量、价值及交易情况,对不按规定进场交易、暗箱操作的行为严肃查处。截至去年12月,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已实现县级及镇级平台全覆盖,实现统一联网、信息互联、资源共享,累计交易额850多亿元,平均溢价率3.7%。

镜头:“这块地的成交金额竟然超过了一百万,我们年底又能多一笔收入了。”5月21日,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陈家村村民陈光明指着土地流转情况公示,喜滋滋地说。

陈光明所说的这块地,面积达84亩,2014年以每亩每年1100元的价格流转给他人承包经营,由于没有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价机制,流转费较低。

“今年3月,承包经营人与村里解约,我们立即按程序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土地流转线上招标。”陈家村党总支书记陈林告诉记者。

最终,5个竞标单位在网上经过6轮自由竞价,中标价为每亩每年1300元,溢价率达18.2%;村集体每年还能收到3.25万元的土地流转服务费,最终成交总金额达103.91万元。

村会计这个高危岗位怎么管?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机制

问题:过去,一些农村的会计往往由村两委成员兼任,独立性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且会计、出纳不分家,不仅难以发挥对村集体“三资”的监管作用,而且往往和村支书、村主任共同违规违纪,侵占挪用村集体资金。以扬州市为例,2016至2018年查处的农村基层腐败问题中,近4成均有村会计参与其中。

破解:在保持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江苏省纪委监委根据村集体经济不同情况,督促各地在财政、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分别采取会计服务中心委托代理、村会计异地交流任职、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第三方代理等3种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模式,有效提升了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和日常监督质效。

镜头:2016年,常熟市梅李镇审计聚沙村合作社时,发现其有200多万借款从聚沙村村委会转入,而票据竟然只有村支书一人签字。经镇纪委调查,该村支书违反议事规则出借村集体资金,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按理来讲,只有村支书一人签字,手续不合规,村会计是不能支出这笔钱的。然而,作为村干部之一,村会计不敢违背村支书的命令,难以发挥对村集体资金的监督作用。针对这样的问题,2017年,常熟市纪委监委将梅李镇作为试点,引入村集体财务第三方代理,通过公开招标选定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全镇15个行政村和29个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核算进行代理服务。

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按照专业会计核算的标准要求,对村里的账目严格把关,违规违纪的弹性空间被大大缩减,聚沙村的故事再也没有重演。

村务公开“看得到的看不懂、看得懂的看不到”咋办?

“E阳光”平台+村务公开栏双向发力

问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解决农村集体“三资”方面的问题,离不开群众的监督。但是,当前一些农村“空心化”情况严重,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儿童。传统的村务栏公开等形式面临着“看得懂的看不到、看得到的看不懂”的尴尬,一定程度上使村务公开流于形式,群众监督有效性差。

破解:江苏省纪委监委督促各地建立“E阳光”村务公开平台建设。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开发“E阳光”手机APP,设立村务公开和监督微信群,同时加强村务公开栏管理,做到“线上+线下”双向公开,让老百姓对于村里的资金、资产、资源等家底清清楚楚,对收支预算方案、各类承包租赁合同等信息明明白白。

镜头:5月12日,在扬州高邮市汤庄镇甸垛村村部的会议室里,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现在好了,钱怎么用的、用了多少、谁家承包的哪块塘,用手机微信里的‘E阳光’一查就清楚。”村民黄大爷有感而发。然而在几年前,这个村还是另一番景象: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村里花钱常常不告知村民,群众意见很大。

2017年以来,高邮市在完善传统村务公开方式的同时,探索“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模式,推动全市188个村实现村务阳光化。如今,村民们不仅可以通过及时更新的公开栏查看村务,还能通过“E阳光”随时了解惠农补贴相关政策、集体资产承包等信息。村民心里敞亮了,也倒逼村干部更加谨慎用权,认真对待每一分村集体资金。

如何更加精准高效盯紧农村集体“三资”?

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

问题: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点多面广,纪检监察机关和农业农村等部门如何在有限的精力下做好监管工作?

破解:江苏省纪委监委督促各地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快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实现对村级预算、资产、资源、合同履行等情况预警提醒、及时反馈、全程监管。推进信息平台融合贯通,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一张网实时管理、实时监督、实时公开。截至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建立了市级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

镜头:近日,扬州仪征市纪委监委通报3起农村干部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其中,月塘镇郑营村村委会主任于广华套取集体资金的问题,来源于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

“我发现郑营村多个项目在‘阳光三资’监测平台中亮起红灯。”月塘镇廉情监测员朱驷志介绍说,这意味着该村部分集体工程项目存在异常情况。接到系统“警报”后,他第一时间向该村发出整改提醒,要求下线项目,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向镇纪委报告。

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后,镇纪委从村小微工程项目入手,调取了郑营村近3年村账等资料,最终发现了于广华参与虚列工程项目套取集体资金的问题。

“问题整改不到位,监管平台的警报不会消除,工程也就无法进入下一流程。”仪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预警反复多次出现,职能部门就会及时上报纪委监委,这样的方式,让监督关口前移、更加精准快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