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读
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金民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保证全党集中统一、令行禁止。这表明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到新的高度,充分彰显我们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心。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由来已久、成因复杂。革命战争时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之所以存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理论水平不高、受封建官本位思想影响等因素。当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所以禁而不绝,固然有对党中央大政方针把握不准、理解不深等方面原因,但显然不能避重就轻地完全归咎于此。一些干部学历很高,知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但就是不去自觉运用或者说是自觉不去贯彻,明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但依然热衷于搞。也就是说,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要害在于“自觉故意”,根本在于理想信念缺失、极端个人主义,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欺骗性更大,危害性也更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违背我们党的性质、立场和宗旨,严重腐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绝不只是思想方法、工作作风问题,是深层次的政治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必须从政治高度审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质,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认清其危害。一方面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障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者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支配下,只想当官做老爷而不想干实事,只想出彩而不想担责,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实际上已经沦落为政治上的“两面人”,行动上的“两面派”。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危害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者权力观和政绩观扭曲,只向上负责而不向群众负责、只看领导脸色而不顾群众感受、只求个人利益而不为人民做事,违背党的群众路线,危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党的执政基础的大问题,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从现实情况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些新动向新特点值得警惕,这也给整治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一些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即使学了也只是用来应付场面、装点门面,而不是结合实际俯下身子抓落实;在同群众打交道时挖空心思造声势、出风头、留痕迹,而不是在化解矛盾上下功夫,把精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等等。一些领导干部对这些做法不仅不阻止而且还助推,搞调查研究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明知上报的数字和典型掺假,却不加纠正而是听之任之。针对诸如此类“变种”,必须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聚焦突出问题,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抓出习惯,抓出长效。
同抓其他重点工作一样,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关键少数”必须发挥关键作用,形成“头雁效应”。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从政治上高度重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切实把整治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做实做细,以“上行”引领“下效”。特别是要把反对群众身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中之重,针对脱贫攻坚中,一些地方出现的“填表式”帮扶、“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一个人干,三个人看,六个人查”,“痕迹主义”等弄虚作假现象,必须下大力气整肃,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经得起人民的考验,历史的检验。另一方面,需要从制度建设入手,高度重视在调查研究、干部选任、政绩考核等环节破除形式主义的方法和标准,不断完善政绩评价的制度设计,注重人民利益和实际效果,以此来推动和促进党风政风根本好转,并带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使党员干部知敬畏、人民群众有信心。(作者: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